石凤阁
植树造林宜当时,
明春大地一片绿。
栽种保证成活率,
世界生态看中国。
今年3月12日是中国第46个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韩安和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将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3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195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中国幅源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按时间长短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设立植树节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每年的3月12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人都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