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花是很平常的花,平常得让人熟视无睹,平常得不为人所评价,平常得不被人所欣赏。她不开在庭院,不开在花园,而在野外,在农民认为不适合种小麦、玉米的旱田里,因为那里长的红薯才甜。

红薯花形如喇叭,似牵牛花,颜色淡雅,花心深紫色,向外颜色渐淡,及边缘犹如白色,恰似久逢日照失去了色彩。红薯花不是朵朵簇簇,也不像牵牛花花开满藤,而是这一朵那一朵,稀稀落落,与密密的红薯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红薯秧长,叶且密且绿,也有很多叶子呈暗红色。浓浓的成片的叶子配着接三片两的红薯花点缀其间,红薯地显得那么的素静,也就招惹不来赏花看景之人。我们小孩是很爱惜红薯花的,特别是女孩儿。到翻白薯秧的时节,总怕触到红薯花,把花碰掉了。

在农村大人们一般把翻红薯秧这样“轻身”的活交给小孩子们来做,生产队是交给妇女们来做。说“轻身”我们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弯着腰,从地上扯起秧翻过来。时间长一点腰又酸又疼,一天下来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若是连续干几天“轻身”得都不想动弹了。

从地上扯秧子也不轻身,有的秧子在地上扎了很多须根,要用力气把它拽起来翻过去。翻秧子主要就是怕它扎须根,须根扎多了影响主根的营养吸收,必将影响收成。话说回来,我们是不会让身体累得想躺炕的。

要知道孩子们的玩心大,男孩子们把拽折的红薯秧编成帽子戴在头上趴在红薯沟里玩捉迷藏或玩游击队员捉汉奸的游戏。女孩们把红薯叶柄向下撅一下,向上撅一下,反反复复撅到根,因为有外皮相连所以叶柄不会断,长的叶柄有十七八厘米,撅完后的叶柄像一根项链,叶子就像一个心坠,挂在耳朵上,一边一个。

再在右边卡子旁插上一朵红薯花,摇晃着脑袋那个美。跟着哥哥姐姐来的再小一些的孩子们还会玩起“娶媳妇”的游戏。开花结果,开了花就要结果了,这是规律。开完花以后红薯就开始长个了。农谚讲“去暑长薯”暑气一去红薯一天比一天大。一般是七月底去暑,由此可见红薯花是七月里开花。下半年的雨水也比上半年的雨水大,水量充足也是红薯长个的一个条件。

写到这里红薯花你满意了吗?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你忘记,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关心你,不是你不与群花争艳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农村长大的孩子们想你!

赵志清,1964年9月出生,北京房山人,大学学历。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机关老干部文化指导中心书画委员会理事、特邀书法家、中国乡土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京西南书画院院长、房山区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房山作家协会会员。
《都市头条》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