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化的爱(一)
文/杨子钰
此系列文是为庆祝弟弟、妈妈、姥姥生日所作。
自打具象化的爱这个词出现后,其实我一直有非常强烈的感觉,我感受到的爱,非常具象化,一直都是具象化的。寒假在家就感受相当强烈,尤其最近被一位姐姐说到,从跟她聊天的字里行间无意中透露的信息就能感觉到你在家里很受宠,能超过起码80%的小孩,所以我谨以此系列文进行碎碎念记录我那所有的具象化的爱,本文为此系列文第一篇,后续会更。 先来说说具象化的母爱,这个寒假我是从上海旅游回来是直接去天津天津陪姥姥姥爷过年,去上海连看了两场公演,拎回来很多应援物,有特制春联、手幅、票根等一些东西,因为都是纸质物品,我的行李箱空了大半个来放这些东西,生怕压坏了。再次从天津回沙河时,尽管又有很多东西需要装走,但是妈妈一直在想办法都塞到另一只箱子,甚至从我的箱子里再拿出去一些衣物放在她的箱子里,弟弟问妈妈为什么非要都塞到她的箱子里,我的箱子也可以分担,妈妈对弟弟说到:“不要乱翻你姐姐的箱子,你看着那些就是一堆纸片,对你姐姐来说很重要,也不能压到怕压坏了,没关系,我这个箱子塞的下。”其实当时我扭过身子去,没有让妈妈看到我一下就红了的眼眶。她的爱一直都很具象化,在当今很多家长都说追星无用的时候,粗暴的制止孩子追星的时候,妈妈会陪我一起拆专辑,听我手舞足蹈的分享;会陪我一起打包周边,帮我去寄出和售后;会帮我修理大闪(荧光棒),钻研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她以具象而无私的爱,肯定了我的爱好,给了我极大的自信。 再来说说具象化的父爱,爸爸的说话方式一直被我戏称为:“片柴火”+话唠,简单理解就是话多且刻薄。 其实在初高中时期,跟爸爸的关系非常紧张,一度一张嘴就是要吵架,固然有青春期作祟的因素,也有没有认真思考过的原因,随着年龄渐长,经历越多,我或多或少对他有了新的理解,现在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位“言行不一”的爸爸,嘴上永远说着:“别每周都回家,有个上大学样嘛”,行动上却是:“我已经到车站这来接你了”;嘴上永远说着:“整天就知道个吃”,行动上却是:“羊肉已经给你炖好了”;嘴上永远说着:“出去玩多费钱啊”,行动上却是:“我送你去机场”。以前的时候我多是靠耳朵听,可是他不会表达爱,所以我坚定的认为他不爱我;现在的我靠心去感受,因为他身体力行,所以我坚定的认为他很爱我。所以“父爱有声”,他的爱一直很具象化,只不过需要我换一种方式去发现。 最后来说说具象化的弟弟的爱。我一直认为弟弟是典型的水瓶座男孩,神秘不可捉摸,很理性,所以不会喜欢特别感性的我这个姐姐。也是因为以前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性格偏执,爸爸妈妈都很头疼,弟弟更是对我无语,姐弟俩也是交流甚少,甚至经常会有激烈的冲突,后来开始莫名的冷战,再没有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其实后来的我到现在才逐渐明白,弟弟越来越成熟,他在用他理解的方式爱着我。妈妈曾说过,你弟弟经常一到周四就知道叨叨,我姐这周就要回来了,也会在家里亲戚开玩笑说我考不上什么的时候直接帮我怼回去,也会在我故意撒娇说没钱付款的时候二话不说拿出手机说我来付。他的爱一点都不神秘,留心一看无处不在,而且是默默的具象化,弟弟其实一直是我的底气,谢谢爸爸妈妈给我一个这么好的弟弟。
写到这里,我仍然觉得有很多具象化的爱没有碎碎念到,这三位我只记录了冰山一角,也还有很多人也没有写到,下次会陆陆续续更新其他人的,这三位就碎碎念到这里吧,毕竟被爱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