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金象山
宋文东
3月10日,我约9位驴友爬金象山。8点,驴友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分水岭,然后拼车往南山方向出发。到八里峪北口刚下车,君哥告诉我,刘强在群里说让我们等等,他们已经到南高架了。其实昨晚我也看见在爬山群里刘强与好梦的对话。刘强说他们明天也参加活动,好梦问他们几个人,刘强却不告诉,只说明天八里峪见。我判断刘强这可能是忽悠,或者说新驴不懂得爬山规矩。如果都像他们这样,这个让等一会儿,那个叫等一会儿,懒懒散散的,这活动还有法子搞吗?君哥告诉刘强,我们在八里峪进山口公路边上放了辆车,车号是……,你们顺路进峪即可。我们慢慢走着。
踅过一片竹林,见峪口设立了防火检查站,我担心过不了这一关。两位防火队员提醒我们山上不要用火,然后让我们留下队长电话,拍个照片备查,也没有为难我们就放行了。众驴都觉得这样的防火管理就比较人性化,大家都很愿意积极配合,坚决不在山上吸烟,以保证森林的安全。这与某些地方一到防火期就如临大敌似的禁止驴友上山形成了鲜明地对照。
大家继续往峪里走,即将抵达峪底时,君哥又说,刘强说他们到峪口了,我们等等吧。我还是不大相信刘强的话,说,让他在群里发个位置。刘强发了在八里峪的位置,我才相信他们真的来了。好梦主动往后退了一段路去迎接他们。众驴又等了接近15分钟,他们才撵上了队伍。大家寒暄之间,就到了水泥路尽头。春节后天气还算安稳,像个春天的样子,今日气温就达到了10几度,因此刚走了几公里路,大家就感觉到衣服穿得多了。驴友们减少衣服之后,开始爬山。
小路在山谷的边坡上,蜿蜒于灌木丛中。我们以前从这里路过多次,都没有注意到这些灌木是什么树种,我仔细看了看,原来多是连翘。此时连翘枝条已经发黄,花芽正在蓄积力量,准备萌发,估计过个半月二十天,连翘花将会次第开放,那时的山谷将会是一片金黄色的花海,那该有多美!

爬上垭口,这里也是个十字路口,往前去是下坡,可到南面的村落;西去是金銮殿、露水岭方向,也可南去卧铺顶、眼镜洞;往东是金象山、四门塔后山方向。我看这山路其实是条古道,是过去交通落后年间连接金象山周边村落之间的主要通道。现在公路四通八达,农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古道除了驴友们还经常涉足之外,估计村民们都很少走了,古道显得苍凉破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垭口上风较大,凉飕飕的,我们稍稍休息片刻,待落后的驴友都爬上来之后,便接着爬山。东去的山坡较为陡峭,我们在前面的几个驴友仅仅用了不到15分钟就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阳光灿烂,南眺群山,重峦叠嶂,朦胧似烟,犹如仙境。稍近处的眼镜洞山、卧铺顶满山松柏,黑绿一片。近处的山坡层层梯田轮廓清晰,有的种上了树,有的什么也没有,生满了黄草,层层相连,也不知道荒芜多少年了,甚为可惜。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春耕了,可是这里哪见个春耕农民的影子?当年那些热火朝天种地的农民都去哪儿了呢?

好梦吆喝着“减负了,减负了!”边说边给大家分发水果、糕点。道长也从自己双肩包里拿出香蕉来给大家分发。驴友们都在相互交换自己带的零食、水果,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互通有无,友善和谐。

我吃了个橘子,猛然发现地面石头上有一堆金黄色的米粒状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小米。不用猜,这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我想,这是好心的驴友顺便给鸟儿们带的过冬粮食来了,此外还能有谁呢?当然也不排除好心的护林员所为。去年冬天济南下了几场大雪,漫山皑皑,冰天雪地,鸟儿们打食困难,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鸟儿们作为人类的朋友,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不仅是一种善心,更是功德一件,值得钦佩。现在鸟儿们的生存环境的确好了很多,而且有些鸟类还被国家列入了重点保护名录,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

俯瞰东北面山谷,金象山滑雪场可见大半。显然是因为天热雪融,已经热闹不再,但依然可见几个人影儿在冰雪上晃悠。北京冬奥会后掀起的冰雪热像风一般刮遍全国,济南除了金象山滑雪场以外,卧虎山还有一处,据说整个冬天都是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好不热闹。去年冬天雪多,客观上又助推了一把冰雪热。

大家休息后继续前进。先是下一段山坡,只见东面的山坡上那满山的松柏,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立在大山母亲的温暖怀抱里,墨绿一片,真美!

下到一处小垭口,再次爬山,有一段小路在边坡上是必经之地,我不经意间往侧面一看,下面竟然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崖,顿时毛骨悚然,便提醒大家,都小心点!众驴顺利地通过了这处险境。

刚走了一段缓坡,接着又来到了一处大约有七八十度的陡坡,爬山比较艰难。好在林木扶疏,有柏树等可以把揽,否则上山就有苦头吃了。

登上山脊,大家休息片刻,然后转向,沿着滑雪场东边的山脊往北迤逦而行。山脊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小山头一个接着一个,景色秀美,看一眼也觉得舒心爽肺,惬意无比。众驴上上下下,说说笑笑,颇为愉悦。

在一座小山头上,我又见到了那种浑身带刺的植物,丛生状,长得不高不大,南部山区许多山上都有,却一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虽然这种植物浑身长刺,不大讨人喜欢,但它多长在山脊上或者石缝之中,一般植物难以存活,而它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自由哥说这种植物俗称鸟不栖,意思就是鸟儿都不愿意落在它身上。我上手机一查,《形色》告诉我,该植物学名叫黑刺李,也难怪鸟儿们都不喜欢它。我们在山上过悬崖峭壁有时候需要它帮忙,却又谁都不敢触碰,因此并不受驴友待见。

在一处比较平缓的山脊上,好梦选择一处风景不错之地提议大家合个影儿。利用好梦支架子的当儿,我觉得人数不够,好像少了今天第一次跟队的2位驴友,便问刘强。刘强说,大个子昨晚上夜班没休息好,在第一处垭口那里就没跟上;另一个体力也不大行,他俩回到峪口去了。大个子因为一直没定好今天爬不爬山,我们人数不确定,所以昨天就没在群里报名。今天也是因为等大个子,所以来得晚了,给大家添麻烦了。刘强这么一解释,我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也就释然了。

合了影,大家继续爬山。在一处山脊上又遇到一种植物,枝条扁扁的,生的比较独特孤僻,我却不认识。一般植物枝条都是圆的,而它却是扁的,山上也不大常见。我向书亭请教,书亭瞅了半天说,也不认识。我请教手机,《形色》告诉它是一种花,觉得有点驴唇不对马嘴。我们经常在山上行走,偶尔在别的山上也曾经遇到过它,至今尚未见过它开花的样子。也不是说它就一定不开花,可能是开了,我们没遇见罢了。其实手机也不是万能的,偶尔也有它不认识的植物,手机屏幕上就会蹦出几个谦逊的字:哎呀,难为我了。但不可否认,手机大部分时候认识植物还是比较准确的。晚上闲着时又用手机的搜寻功能搜了搜才知道,这种树木叫大果榆,能长到20多米高呢。这是后话。

到了一处断崖下面,西面不远处有座小石屋,这种小石屋经常在山上遇到,开始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后来有驴友说,这是羊倌造的,为了躲避风雨的。那处断崖虽然不高,却石壁直立,不容易爬上去。我们决定从右侧的石壁上绕过去。石壁上有羊群走过的痕迹,泥巴、羊屎蛋蛋就是证明。过这一段石壁时,我就有点紧张。一个原因是石壁上抓手不多,灌木条子也少见;二是爬山多年了,我的恐高症依然存在,只是轻得多了,因此攀爬起来还有点艰难,形象也比较搞笑。好梦爬上了崖壁,正在对着我们拍照,大家都知道主角是谁。我是只要安全,其他并不在乎。在山上,尤其是危险地处,我始终认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十分渺小的,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谦恭小心,有敬畏之心。经常看到一些驴友在山上挑战极限的视频,当然也有马失前蹄的倒霉蛋,看得人心惊肉跳,噩梦不断。我觉得这些所谓的挑战其实就是冒险,拿着生命开玩笑。人生没有回程车,对待生命应该倍加珍惜,小心了再小心,这对自己没有坏处。

登上山顶,高哥在前面带偏了方向,找不到正路了。于是我们及时修正路线,回到正道上。到了最后一座山头下面,看看山西坡,比较陡峭,下山难度不小,我说咱们爬上山头看看,寻找别的下山路。但山北头东面都是断崖,如强行下去,十分危险。于是大家又返回来,只能退而求其次,从西山坡下山。

书亭与高哥在前面探路,大家跟随。山坡虽然陡峭,但好处是灌木茂密,也有个抓手。只是时有荆棘拦路,因此行进艰难缓慢。一道不算很高的山坡,大家竟然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及至众驴下到山谷的水泥路上,已经13点多了。
(本文部分图片借用了本群驴友的摄影作品,在此致谢!)
2024年3月13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