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要算好"三笔账"
——探寻习近平同志浙江足迹(二十六)
2004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以《为官要算好三笔账》为题,在《人民日报》著文,让人眼前一亮。与前一天在省委推进党风亷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精神一致,给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敲响了警钟,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一)
为何要算好"三笔账"?算的是哪"三笔账"?
先来让我们追溯一下事情的起因:
那是在前天的一次全省性大会上,
习近平向全省公布省委的"六条亷政决定"。(注一)
这决定其实就是庄严的承诺,一诺千金。
无疑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程。
令群情振奋,看到我党的光明正大,
对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习近平当场脱稿讲了"三件大事",
就是要领导干部把"三笔账"算清!
是那样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人人屏住呼吸,全场鸦雀无声。
一是要算一算"经济账",杜绝私欲:
你们的收入稳定,待遇不菲,无忧无虑,
奉献与所得相比,得的已经够多,
如果贪赃枉法,后果实在不值!
二是要算一算"法纪账",遵纪守法:
在说话时要想一想这话该不该张嘴?
在伸手时要想一想这东西该不该拿?
在迈腿时要想一想这地方该不该去?
三是要算一算"良心账",牢记宗旨:
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
决不能因贪腐问题自己打倒自己,
受到道德良心审判活着有什么意义?
领导干部认真聆听,细细品味:
算好这"三笔账",实在是为官真谛。
个个都要时刻牢记,正人先正己,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全心全意!
(二)
明白算好这三笔账是为筑好道德底线,
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使其"不想为",
强化它的警示作用,使其"不敢为",
严格它的制度规范,让其"不能为"。
如果失去律己之心,趋利媚俗放纵自己,
就会混淆是非,"政怠宦成,人亡政息"。
对待权力要如临薄冰,如临深渊,
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管好自己!
在省委党校的一次开学典礼上,
习近平又给领导干部留下四道思考题。
这第一堂课如同一场"灵魂拷问",
令学员们如醍醐灌顶,引发深思:
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做人"与"做官"须统一,
学习与改造须统一,"立言与立德"须统一;
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公仆",破除"官本位",
尽心尽力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
经常想一想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服务,
权力就是责任。要遵守权力使用的纪律;
经常想一想什么是"考验",为人处世要谨慎细致,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迷"。
(三)
习近平还著文《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指出:
"小事小节有党性原则人格,小事当慎小节当拘。
领导干 部别在小恩小惠前丢掉原则,
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应有的思想警惕……
一方面要支持民营企业,亲商富商安商,
另一方面与之打交道要君子之交淡如水。
当了官别想再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再当官,
最忌讳为谋财滥用人民给予的权力"。
他还著文告诫党员干部要"慎独",
接受组织制变监督不断加强自律。
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私底下无人处细微处,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注:六条亷政决定是:坚决抵制跑官要官、坚决拒受钱物、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带头坚持"两个务必"、带头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党风亷政建设责任制。
(维我中华2024年3月14日晚命笔,敬祈教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