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阳武湾,武则天家庙探源
梦在远方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
六月初四这一天
开国不到9年的唐王朝发生了
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事变”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
秦王李世民的部队
完全掌控住了长安和地方的局面
这种“开国皇帝权力”的失控
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宅心仁厚”的李渊没有想到
一个父亲“手心手背都是肉”
的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最终酿成了
一宗子女骨肉相残的“千古惨案:《资治通鉴 唐纪七 》记传:
“上(李渊),方泛舟于(宫中)海池,
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
(进入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
敬德擐甲持矛
直至上所
上大惊,问曰:
“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
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
遣臣宿卫。”
上谓裴寂等曰:
“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
萧瑀(yǔ)、陈叔达曰:
“建成、元吉本不预(具备)义谋
又无功于天下
嫉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
今秦王已讨而诛之
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
陛下若处以元良(国本,立为太子)
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玄武门事变”之前
唐朝朝堂之上已经分为两派
刀拔弩(nu)张,如箭上弦
一派以秦王李世民为首
另一派以太子李建成
和齐王李元吉,携手并肩
李建成是太子
是大唐帝国的储君
按“宗法嫡长子制”,钦定接班
李世民最大的问题在于功高盖主
他在唐朝开国一系列战争中
所向披靡,冲峰在前
几乎打下了唐朝一大半江山
破“薛举与薛仁杲
父子于兰州陇西
击败“宋金刚刘武周与突厥”的联合
并成功收复太原
歼灭王世充与窦建德于
河洛“洛水之畔”
重创刘黑闼和徐圆朗
稳住了唐朝对“河北地区的控管”
刚刚23岁的李世民
就已官拜尚书令,兼任太尉
已走到了“人臣之巅”
李渊创造性的用“天策将军”头衔
给秦王李世民“表彰加勉”
位在三公、诸王、大将之上
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
可“开府治事”,聚才纳贤。

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府”中
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威武将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
宇文士及、尉迟恭、段志玄
侯君集,张士贵,秦叔宝
程知节(咬金),王君廓,高士廉
李世民代表的“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批人,一个集团
这一大批跟随李世民的人
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随从跟班”
而是个个都希望
“建功立业,指点江山”
如果李世民倒台
这批人的命运不仅前功尽弃
而且有生命危险
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
是无法调和的
政治上的巅峰对决根本没有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说法
相反退一步就是
身死族灭,万丈深渊
李世民用“釜底抽薪”的方式
杀死“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
让自己的父亲
“别无选择,束手就范”
李渊最大的失误
在于一个父亲的“苦心良善”
在左右兼顾“儿女情长”的小格局中
难能做到“高瞩远瞻”
最终导致皇帝君临天下能力的瘫痪
身为开国之君
不能掌控儿子、大臣和兵权
李世民的可怕不仅在于
他掌控了一切,渗透了所有关键
包括“父亲的身边”
而且目标明确,杀伐果断
玄武门事变本质
就是一次“终极夺权”

秦王李世民对于这位“皇帝父亲”
心里也是怀着太多的抱怨
在李世民看来自己英明神武
为开创大唐基业冲峰在前
但父亲一直坚持正统的“嫡长子制”
一直对他的大哥李建成“偏袒”
杀死刘文静,就是在打李世民的脸
大唐天下
交给李建成或李元吉能行吗?
为什么不能为国举贤?
只有自己“舍我其谁”,“当仁不让”
才不致大唐基业
再度混乱,毁于一旦
因此政变成功后
父子亲情在皇权利益的吞噬下
再也无法温暖缠绵
李世民知道他与父亲李渊之间
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李世民一方面大肆
安排自己的部下进占要职
一方面一次次钝刀“制裁”报复着
自己的父亲李渊
玄武门之变
是李世民一生中
最为重大的转折点
它将李世民一举
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
同时也将他
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
无疑也使他背上了
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良心难安
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
这样的一种负罪感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负罪感
被李世民转化成了
“自我救赎”的力量
成为缔造
“贞观之治”的潜在动力之源

李渊虽然也是英雄
但“英雄难度美人关”
从618年晋阳起兵,占领长安
短短8年间就跟一堆妃子们
生下了20多个小皇子
并且喜欢在全国各地征召宫女
李渊和其他帝王在这方面
有类似“三宫六院”的贪婪
玄武门之变前
自然没人敢说什么
但如今朝政由自己儿子
李世民说了算
李世民的手下们
就开始拿“国家大事”
冒头挑事,来攻击李渊
这位“已近60岁太上皇”
的“人性弱点”
贞观二年(628年)
长安少雨干旱
中书舍人李百药就上书说
这是因为太上皇李渊
征召了太多宫女
皇宫里“阴气郁积”,为害不浅
才导致上天垂象,资治通鉴
于是李世民很快下了一道诏令
将李渊身边的宫人3000多人裁减
全部逐出宫中
“任求伉俪”,听任其便
在李渊看来
自己成了世界上“最窝囊的父亲”
再不搬出“太极宫”
只能更“丢人现眼”
这是儿子对自己的一次示威
但由于在国事面前,理屈词穷
只能委屈求全
但这事仅是个开端,还没有完
李世民现在当了皇帝
自然要一个个修理整治
以前那些居功自傲,蔑视秦王
对李渊无限忠诚的“武德宿臣”
给他们必要的“敲打提醒”
才能完成“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的朝堂“人心转变”

当年跟随秦王李世民
南征北战的
以关东士人为主体的“秦府英俊”
走进了大唐的权力核心
相反,李渊的心腹,“武德老将”
自然需要退出权利机关
在随后的三年中
除了武德年间
因为战败被徙(xi)边的李高迁
“太原首功功臣”,全部都被外放
离开了权力核心——长安
贞观三年,628年
裴寂,被流放静州
今四川广元市旺苍县
刘世龙,被流放岭南
张平高,出任丹州刺史
许世绪,出为鄂州通判…………
千缕万线,绕了这么远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e
就是在这样历史大背景中
最终走进
我们文字开篇的“中心视线”

作为李渊“太原起兵的首功功臣”
只有武士彟知道
河南汝阳汝河流域
小店镇车坊街的“木材市场”
不仅是他经商生涯中的原始起点
更重要的是
“真武祖师(祖师庙沟)
神秀禅师(公元606~706)
孙思邈(581年-682年)等
在隋唐汝阳云梦山的“风云集会”
让他这个“山西小商人”冥冥之中
有机会和这些“世外高人”彻夜长谈最后在《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等古藏典籍中
智慧延伸,通地经天
开阔了胸襟,纵横了风云
捭阖了玄关
占尽了汝阳城关镇“武湾村”
“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资源
尤其是“白铁沟”铁矿的秘密开采
冷兵器兵工厂的“悄悄冶炼”
让武士彟在营建东都洛阳
和隋未社会动荡中
赚得“盆满钵满”
从而得到了
“李渊建立大唐的分红”股权
于武德三年(620)
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坐镇长安
爵封“应国公”
保障着开唐大业
“兵部”“工部”的基础构建
成为李渊的股肱大臣
须臾(yu)围绕身边,随时调谴
武德八年(625)
李渊为了牵制李世民的势力
转任武士彟“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手持“上方宝剑”
拔掉李世民安插在
前扬州大都督府李孝恭这个钉子
从而控制江南
也就是说
武士彟不仅是李渊的心腹
而且在扬州
将制衡“秦王势力”的重任承担
武士彟上任的第一件事
就是将扬州总管府
从“镇江丹阳”迁到“江北江都”
然后将“江南赋税”全部统管
所以当玄武门之变
秦王获胜的消息传来
武士彟明白自己的仕途
已经走到了“新的拐点”

果然李世民很快就将
武士彟召回了长安
先是赏赐了他许多东西给以安慰,然后就任命他为豫州都督
调往河南
从长史到都督
武士彟看着是升职了
但离开战略要地扬州就足够说明,他已经被李世民当成了“重点防范”
更让武士彟心凉的是
他在河南豫州还没坐稳
新的任命又下来了
贞观元年(627)
武士彟被调任四川广元
出任利州都督
武士彟在忙碌的“关防交接”中
特意来到河南省汝阳武湾
将“练金寺沟”改为“练溪寺沟”
力求将后事“安排妥善”
来到四川的武士彟
却并没有就此灰心厌倦
他在积极打好“利州这张牌”的同时
时刻都在等待机会,期待翻盘
他与四川南充“阆中古城”的袁天罡
多次于“利州府邸”品茶畅谈
通过袁天罡对
“二女儿”男扮女装的相面
经过袁天罡对
自己前途命运的“占卜预判”
武士彟已经基本掌握了
李世民的心思
于是就亲自前往长安
劝李世民“泰山封禅”
尽管李世民终其一生没有登上泰山
武士彟至少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以迎合太宗心思的方式
向皇帝表明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自己身上“武德旧臣”的标签
已经被剔除所有羁绊
如今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都己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只写满了“两个字”
除了“贞观”,仍是“贞观”
高手过招从来都是“心领神会”
李世民在收到信号之后
马上就给武士彟的职位
作出了新的排队,御笔亲点
调任武士彟为荆州都督
武士彟最终被李世民重用
从此云开雾散

贞观九年(635)
随着69岁太上皇李渊的去世
58岁的武士彟在李渊的灵堂前
哭到咯血,以致于重病身染
与李渊同年病逝于荆州都督的任上
也算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典范”
对于武士彟的葬礼
李世民特意安排大将军李世勣jì
来主持,公费操办
还把武士彟的遗体
运回了山西并州文水老家。
有可能后来武则天入宫
都是李世民
出于对武士彟忠诚的回报和恩典
10岁左右的武则天
和生母荣国夫人杨氏
护着父亲的灵柩途经河南(武湾)
回到武士彟的祖籍故里山西文水县
同父异母的兄弟武元庆武元爽
处于
“对母亲相里氏辛苦操劳的思念
对父亲武士彟抛家弃子的冷淡”
对“杨氏武则天母女”百般刁难
己懂“人情世故”的武则天
在对比中体会到了
汝阳武湾人的“厚道与温暖”
那怕是后来登上女皇宝座
也一直将父亲
念念不忘工作的地方
河南汝阳武湾当成“笫二故乡”
记挂在“一代女皇”的心间
武则天坐稳天下后
曾在练溪寺效王羲之“兰亭之风雅”
与上官婉儿,宋之问,狄仁杰等
曲水流觞,斗诗赋篇
至于后来圣寿禅寺,保恩寺
武则天“家庙”的时代变迁
以及景龙元年(707年)七月
太子李重俊(景龙政变失败后被中宗李显赐死)
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
杀死武三思
(武三思,武元庆之子)
(武承嗣,武元爽之子)
武姓族人来汝阳武湾隐居避难
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至今汝阳“武湾村老庙”(小学)
“武家祠堂”轮廓犹在
每逢夏天
还去连溪寺为(祖宗)老佛爷“打扇”
的道家民俗
还在老辈人中口耳相传
绵绵若存,思古悠然
绵绵若存,思古悠然

附:
史料碑文记传:
伊阳(汝阳)练溪寺原名圣寿禅寺
为武则天家庙
建于武则天圣历二年
(公元699年)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
周敦颐与程珦携“程颐,程颢”
归洛阳故里嵩县
借宿圣寿禅寺
与该寺长老交流学问,古今论谈
出练溪寺山门向西一里
有潭名龙潭
练溪寺山水环绕,景色宜人
有《绿云亭》
殿舍俨然
自前往后分别是
天王殿、伽蓝殿
观音殿、大佛殿,老母洞
寺院山门东侧残存钟楼一座
古朴肃然
练溪寺内现存
有多块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石碑
明万历38年
伊阳(汝阳)县令李献明
与好友到练溪寺游玩
见寺内败瓦颓牖(yǒu)
慨然长叹
李公不仅精通吏治
且注重庙宇历史文化的索研
寺僧性为,方丈宽明见此
请求布施
李公“慨然捐资,施之二三”
同游之人也纷纷解囊,
寺庙再次焕然一新……
道不贱卖,法不轻传,史不空编
师不顺路,医不叩门,学不妄谈
以斯后来人踏石寻远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故非“有志,有力,有助者”
所能至焉
武士彟不仅倾尽家私
举族从军追随李渊
他还在汝阳搜集古兵书古篇
之后经过自己整合
重新写了一本兵书
奉献给了李渊
在李渊的帮助下
武士彟很快地做到了工部尚书
这可是三品官员啊
武则天有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一个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一个妹妹武氏,武则天的妹妹武氏在史书中几乎没有留下记载,只知道她嫁给了郭孝慎,大概率早逝并且没有成年子女。因此武氏与武则天没有矛盾,但武则天的哥哥们和姐姐就不同了。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一生有两任正妻。第一任正妻相里氏生下了武元庆、武元爽,第二任正妻杨氏生下了武顺、武则天、武氏。也就是说,武元庆和武元爽是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士彟去世后,武元庆和武元爽虐待继母杨氏和三个妹妹,导致武则天非常讨厌两个哥哥。
更重要的是,唐高宗非常讨厌外戚参政,导致武则天当上皇后后反而将两个哥哥贬到偏远州县。武则天此举一方面是报复两个哥哥,另一方面是以此打消唐高宗的疑心。武元庆忧愤而死,武元爽后来被武则天流放到海南岛,在流放地病逝。
武顺与武则天的感情本来不错。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后,武顺可以自由出入宫禁。
然而武顺却“有宠于高宗”,被唐高宗封为韩国夫人。唐高宗既是武则天的丈夫,也是武则天的权力来源。无论是为感情还是政治利益,武则天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唐高宗,就算是亲姐姐也不行。
麟德二年(665年),韩国夫人武顺突然病逝,享年四十三岁。后世很多人都怀疑韩国夫人武顺之死与武则天有关,因为她去世前已经成为武则天的潜在政敌。韩国夫人武顺去世后,她的儿子贺兰敏之、女儿魏国夫人也先后死于武则天之手,甚至都比不上武元庆和武元爽。
综上所述,武则天的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和一个姐姐(韩国夫人武顺)都与武则天发生了冲突,导致武元庆、武元爽、韩国夫人武顺的人生都以悲剧结局,家人也遭到了迫害
武则天晚年决定传位给儿子而不是侄子,与兄弟不睦也是次要原因之一。

歌曰:
莫道汝阳地理偏
练溪寺沟洞中天
山西商人武士彟
生发之地在武湾
豫西木材运车坊
隋唐洛阳皇宫建
白铁沟里练钢铁
晋阳起兵有刀剑
老虎寨坡如虎踞
龙化沟底青龙盘
白草坪里草青青
少女武媚舞裙衫
紫罗石潭有紫气
圣寿禅寺祭祖先
武皇家庙钟灵秀
石雕精美若有言
上马下马庄名在
枣刺有刺才勾连
飞泥鸿爪隐尘埃
视通万里思千年
遐思女皇今何在?
广成泽里沐温泉
出浴桃花冰作影
捧心西施花遮颜
寻得汝阳桃源地
云卷云舒自悠闲。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探源
2024年3月12日于印心书屋

作者简介

梦在远方: 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

凤凰之歌,中共党员,1945年1月8日出生,2000年公务员退休,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人,热爱唱歌、朗诵,愿用优美的声音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