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花琐记
文/李建州(甘肃)

虽说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但终究还是来了。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总会怀着期待与喜悦,喜欢踏入那片五彩斑斓的花海。
周日无事,专程去趟城里买花。这是我多年来,春天必做的一件事情。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花市的每一个角落。漫步在花香四溢的小径上,眼前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红的玫瑰娇艳欲滴,白的百合清雅脱俗,紫的薰衣草如梦如幻……每一朵花都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花卉。有时是一盆盛开的月季,有时是一束含苞待放的郁金香,每一次的选择都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我会细细地观察它们的叶片、花朵,想象着它们在家中绽放的模样。但是大多时候,终因囊中羞涩,高贵的花卉也是仅仅在花店欣赏一番而已。毕竟,与我而言,养花能活得起,却死不起,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买花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挑选的过程,更在于那一份与花儿的默契。每一次与花儿的相遇,都仿佛是一场心灵的对话。我会用心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去聆听它们的声音。那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然而,养花却并非易事。正如网上调侃的那般:春不留花,夏不留叶,秋不留枝,冬不留根。每年春天总嫌花盆不够,粪土不足,买了一批又一批,待到冬天却是搁置了一大堆闲盆。但每每花死得越快,就难以抑制春天购买的欲望,彷佛钻入了一个怪圈,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花痴,无花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无花更是缺失了生活的节奏,失去了生命的真谛。
每一次买花养花,都是一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能够沉醉于那片五彩斑斓的花海,仿佛能够在其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安慰,是一种溢于言表的幸福。自然,那些盛开的花朵,也仿佛在向我诉说着生命的真谛,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然而,养花的道路上也充满了挑战与失落。有时,我会因为花儿的枯萎而感到沮丧与无助,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与选择。但每一次的失落,都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依然盛开的花朵。
花儿的枯萎与凋谢是自然的规律,是生命的必然,尽管大多时候,是我的无能和无知,让它们提前结束了使命,变成了生命里一处抹之不去的伤疤,但我不愿放弃,痛苦与快乐并存。当默默地清理掉枯萎的花朵和叶片,为它感到痛心和惋惜之时,转身又想着再来一颗,顿觉心情又倍感清爽起来。
如此,每年的春季,我都会踏入那片花海,寻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乐趣。我会与花儿们一起分享春天的喜悦,一起感受生命的脉动。而那些枯萎与凋谢的花儿,也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提醒我珍惜眼前的美好,勇敢地面对生命的无常。
我知道,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唯有与大自然的亲近和感悟,才能让我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而那些美丽的花儿,也将永远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陪伴与见证。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关于花的琐记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累积。在与花儿的相处中,我学会了耐心与坚持。我知道,养花需要时间去呵护与等待,需要用心去感受与领悟。而那些枯萎与凋谢的花儿,也让我学会了接受与放下,明白生命的短暂与美丽并存。我也明白,养花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们的美丽,更是为了与它们共同经历生命的起起伏伏,体验那份独有的情感与领悟。


作者简介:李建州,甘肃合水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高级教师。发表作品四百余篇,散见于《未来导报》《读友报》《甘肃工人报》及地方期刊杂志,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书香神州、陇东黄土地文学、塞北文学、兰苑文学、九州作家、西部风微刊、蒙东作家等网络平台,2017年8月参与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旅游概览》一书编辑,并担任副主编,2018年8月承担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八大文化》之《秦直道文化》部分编写任务。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的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