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三日开原寺礼佛咏梅》二首
(一)
九九惊蛰来,迎春傲雪开。
清香拦不住,洁世净尘埃。
(二)
梅花重重掩寺门,幽香缕缕扑鼻闻。
念劬塔前念母亲,洗心泉里洗污魂。
梵呗悠悠烟火净,木鱼声声日月存。
念佛为谁思来处,惟愿虔诚感师恩。
注:1、念劬塔、洗心泉都是江南梅园的点睛之笔。念劬塔高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夫人而建,以怀念父母养育之恩。洗心泉,泉水清冽,原有洗心泉刻石,并镌“特洗则洁,心洗则清,吾浚此泉,是以是名”的题陈跋,署名为“乐农居士”(荣德生的号)
2、在开原寺的过堂地方有一副对联,横批就是“当思来处”。
《重游国清寺有感》
怀着对国清寺的敬仰与虔诚
第四次走近,静听寺里的钟声
因为,每听一遍都觉得是福气
丰干桥,一座宋建的石拱桥
巨树覆盖下的双涧,春天的
溪水清浅,但流淌千年
汉白玉石狮,穿上岁月的青苔
听暮鼓晨钟,读明月苍松
向游人展示天台宗的兴盛和辉煌
巍巍隋塔忽隐忽现,与近处
佛光普照的田园交相辉映
远古和当代,记载着历史变迁
如藤的隋梅,古干虬枝
花开白色,枯木逢春
一步一景,一草一木皆佛性
感叹溪边高大乔木透过的太阳影子
依稀传来禅院深处阵阵木鱼声
心里的佛号又随着光影飘向新的一天
《游济公故居有感》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偏爱佛法
更想不到,似痴若狂半疯半癫
吃五谷杂粮,世人皆显众生相
为渡人破戒律,天南地北到处走
帽破鞋破衲衣破,一把破扇子
法力无边,扑灭人间多少不平事
酒葫芦不离口,是哭是笑
嘻笑怒骂中悬壶济世,扬善惩恶
金身由心起,修行在眼前
你就是世间活佛,更是一个传奇
注:2024年春节全家从腊月二十九就入住国清寺旁的民宿,主要就是为了再次重游与感受一下千里国清寺,从中让平时生活与工作中的烦躁与世俗里的浮恼得到净化。
作者简介:
姓名:陈先俊,60后,硕士,曾用笔名:舒子、俊先、心哲,籍贯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无锡工作,一直从事策划与管理岗位,从小喜受文学特别是诗词类,做过《无锡日报·建设风采》编辑、《华东信息日报·建设新视野》编辑,先后在《无锡日报》、《江南晚报》、《华东信息日报》、《无锡广播电视报》、《粤港信息日报》、《中华工商时报》、《扬子晚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建设报》、《现代快报》、《新华日报》、《古新社》、《作家地带》等发表百余篇不同体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