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邓氏石如曾有篆书,节录陈继儒《小幽窗记》语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读后觉此语极佳,然终不得真解。
昔日亦知禅宗五祖弘忍欲传衣钵,令门下题偈欲查其性。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不然。慧能则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知其得之,遂传衣钵。读此亦觉有趣,然终不悟。
禅宗亦有"拈花一笑""衣钵真传"之典故,吾亦知之。弦忍传慧能衣钵亦由此来。
至于佛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说法由来亦久,口中常论,心终不解。
今晨听李志辉氏《千江有月千江月》和《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曲,遍思所闻,忽有一得:镜里空明,映照万物,然物去而镜依然。千江有月明,江千而月终一焉,世界如花,然花开花落,归于空,悟此即成佛。每人佛性自足,如明镜在心,一旦觉悟,又何尘埃可惹为?
尘法如花、月,佛法即镜、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吾辈何必执着于水中月,镜中花?
噫,吾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