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花开
——《一把钥匙两把锁》出版前后
曹雪雁

《一把钥匙两把锁》是我们母女三十年的光阴故事,自称教育成长文集,它带真实和真诚在龙年元月轻轻落地。回东北过春节的列车上,我和女儿商定去济南周三读书会分享方案,形式上打破常规,采用课件导读的方式介绍新书。
三月六日,按预先策划,文友们配合默契,收效良好。张健梅和王鹤明两位片段朗读让分享增加新亮点。这种答谢形式于我们母女而言并不陌生,2010年女儿高考升学宴尝试过,曾请到女儿接生护士、幼儿园阿姨、小学、初中、高中老师,所有客人皆是母女一路走来学习生活的见证人。如今《一把钥匙两把锁》的出版,同样离不开文友朋友的见证
文集初稿是五年前整理编辑的,本次出版对个别文章有替换。书中可以看到母女各个时期的生活侧影,小我和大我,内省和反思,还可以看到母女对教师职业的尊崇,对家人和朋友的感恩,对故乡的眷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世间常理。在我们母女的生活里, 打开母女二人心灵之锁的钥匙却是同一把。这把钥匙是神秘的, 时常在相同的时段,不同的地域,解开母女间相似的困惑。这把钥匙是奇妙的,时常让母女不约而同地,想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梦、有同样的感受。而彼此的 QQ 日志或新浪博客时有验证,果然心有灵犀。有些无法解释的巧合,或许就是人们经常议论的暗物质。故将文集取名为《一把钥匙 两把锁》。
李炳锋会长慷慨题写书名,对文集《写在后面的话》几次提出修改意见。秦义玲老师对《抓特务》《男人落泪日》两篇文章评价两代人,小学时期男生意志品质教育差异性。秦长清校长对初中生活《小强盗》《金龙起入团》,青春期追星《我替女儿追刘谦》《刘谦屈直我在乎》给予教育专业理论方面指导。张坤堂校长对文中两篇初恋文章《一只耳锅》《不拿运气换王子》,导语中流露的消极情绪善意批评:人生路很长,对自己、对孩子、对他人都要怀有积极心态。臧景亮老师点评敬业爱岗两篇《我是幸运的》《我的教师梦想》夸赞是中国版的“瓦尔瓦拉”,文友们的深情厚谊,让母女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需要说明的是,1959 年我父亲十八周岁从济南去黑龙江支边,祖父祖母随后也到黑龙江生活。后因家庭矛盾,我随祖父祖母回山东老家学习生活, 十八岁被父亲接回黑龙江参加高考。2010年我儿十八岁考入山东师范大学,2014 年她毕业后几经周折,留在济南长清区就业,十多年来我往返黑龙江山东两省之间, 2020 年我退休后随女儿定居济南长清区。故此,文章中黑龙江海林, 山东章丘,济南长清多个地点在文章中交错出现。
《一把钥匙两把锁》两百多页,十万多字,六十六篇文章,母女各三十三篇文章,母女文章成对出现,母亲文章在前,女儿文章在后。全书的写作时间跨度很大,母亲文章最早一篇是 1983 年写《丙级作文》,最晚一篇是2022年写《湖边的爱》,四十年的跨度。女儿文章最早的是 2001 年写《下沟之秋》,最晚的一篇2019年写《我的教师情怀》,十九年跨度。散发着两代人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味道。有记叙,有抒情, 有议论、有反思、有感悟。每对文章前配有导语,其中三分之一文章来源日记,QQ笔记、新浪博客,呈现口语化,东北话和山东话混搭,语言转化有生硬。因规范书面语言,多次叨扰文友。
第一阅稿人是济南摄影群的孙健,是我东北老乡,对于文集语言风格感觉亲切,接受度较高,他的鼓励多于建议。随后文友赵纪国指出我文章中用词歧义,同个词,东北话和济南章丘话表达意思完全不同。三校、四校依旧离不开朋友帮忙。
文集出版后,有文友发微信说:祝贺姐,默默地办了一件大事。我回复:哪里是默默?分明是无数热心文友伸出援助之手才有眼前的成果。
我们母女明白《一把钥匙两把锁》不过是田野中一朵小雏菊,它播种于黑土地,花开泉城,值此,衷心感谢李炳峰会长的大力支持,感谢济南周三读书会文友们的雨露阳光。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