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文化沐浴着浩荡东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不断向世界展示五千年文明,京剧也登上了五大洲包括维也纳金色大厅等世界各大舞台,感动了无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

京剧走向世界之功,首先要说说梅兰芳。1915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看了梅兰芳演出的《嫦娥奔月》,对浪漫的剧情和婀娜的舞姿着了迷。法国安南总督和美国菲律宾总督到中国访问,点名要观梅兰芳的戏。后来欧美要人来华,把访梅君、观梅剧与参观故宫、游览长城并列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

1919年,梅兰芳京剧团应日本帝国剧场董事长大仓喜八邮邀请,首出国门,赴日演出12天,载誉归来。1924年,梅兰芳再次访日,演出《天女散花》,被称为“梅舞”,进而扩大了京剧的影响,也提高了梅兰芳的知名度,据说一直到今天,日本人提到梅兰芳依然用汉语“梅兰芳”。也就是第二次访日获得成功,增强了梅兰芳把京剧推向世界的信心。

机会终于来了,美国公使芮恩施向中国政府提议,请梅兰芳到美国献艺,让艺术来沟通两国友谊。为此,经过五、六年的精心准备,梅兰芳剧团于1930年到了美国。当时的美国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但是没有影响欢迎梅剧团的热度,首都华盛顿的欢迎会,所有的阁员都出席了。梅剧团在美国演出长达半年,6美元一张票在黑市涨到16美元。一时间,人人争说梅兰芳,处处惊叹东方美,“中国京剧热”不断升温,两所大学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学位。

1935年,梅剧团应邀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演出。斯大林、高尔基、斯坦尼等政界、文艺界要人均观看演出,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赶到莫斯科观看。苏联对梅剧团的高度评价震动欧洲剧坛。

进入本世纪后,梅葆玖先生率梅剧团重走梅兰芳当年海外巡演之路,先后赴美国、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地访问演出。剧团所到,处处引起轰动,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历时一年有余,出访获得巨大成功。

其他如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武汉京剧院等京剧院团先后出访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在全世界。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