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不要每天都写东西
作者 岁月嫣红
我不要每天都频繁的写东西
写出来的东西容易空洞无味
我不要将自己所有的欲望与表达只停留在纸笔之间,却没有墨香
不想因为只为写东西而写东西,进而把自己弄得无趣无序又疲惫又陌生
灵感这东西是乍现的、突然的。
特别是新诗与现代诗很是如此。散文也是。
有了灵感拦都拦不住,一口气能写出很多;没有灵感硬写,也能写(我不能)只是生往出挤,那是牙膏。写出来容易没有灵魂没有真正的内涵,写成冰冷的空洞的模块。
尤其写(新)诗,不能安排,不能固定在某一个点上,去所谓的去发挥,更不能统一题目,那不叫诗那叫模板,叫流水线,或者叫什么……我认为。是如“同题诗”之类的,不会参与。
真这样,不管你是不是所谓的“诗人”,所有真正能写出来的诗,都靠灵感、就靠灵感,没有别的。当然另外还是得有那么一点点所谓的天赋。还有就是积累、阅读、积累……
能指望的只有阅读阅历与各类知识的叠加,真是没有别的。
其实一直以来的体会就是,写诗是治愈与孤独并存的载体,是个人情感在万千思绪中流浪的产品,是情感释放与自己灵魂中各种影像间的无序碰撞后,从身上抖落出来及其细碎零散的语句然后形成的文字,产生出来的精髓与精华之重组。
。。。
说点题外话吧……如今好多人写作就是业余爱好,不是饭碗,没想怎样也别想怎样……是兴趣是爱好就写写。不是真的爱好千万别强迫自己写什么!
诗更是小众的,只想通过写诗挣钱的,那就干点别的,别写诗。
好多人走偏了,不忘初心其实很难。
写东西是个自娱自乐的活儿,与别人无关。最主要是自我欣赏与自我陶醉。
能够自己取悦自己就得了,别人看不看不需去揣摩,这不关作者的事。你只管写。
有些事、有些人、或者你写的东西谁看不看都是随缘就好,这东西可遇不可求。
阅读与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所谓能够“陶冶情操”跟治愈自己的过程。
自勉。
。。。。。。
努力吧。。。努力吧。。。。。。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2023.11.3 下午两点三十一分
【作者简介】
北京人,热爱生活,喜欢音乐、文字与阅读,感知纯粹、纯朴美好的事物还有诗与远方。部分作品曾参加过2020年北京阅读会“时代的强音”线上诗歌朗诵会。
众多个人原创作品多见于:
个人专栏【都市头条北京头条《岁月嫣红的专栏》】
个人视频号《岁月嫣红的专栏视频号》
个人公众号:艳荣文学
个人公众号:岁月嫣红love
还分别刊登在:
【北京古塔读书会】
【北京品味欣赏频道《品味鉴赏》】
【中国爱情诗刊】
【九江文学社】
【山水康旅文化传媒】
【江南诗絮】
【鲁城文学】
【东夷文学《环球诗刊》】
【南方诗坛】
【华夏诗词文学社】
【北京世纪文学艺术社】
【当代新诗缘精英】
【索语随心文化传媒】
【今日头条 】n【《岁月嫣红的专栏》】等网络文学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