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记忆:八十年代济宁县
共青团植树故事
清风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历史的篇章在1979年的扉页上书写下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那一年的2月,国家的决策犹如春风般吹遍中华大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顺应时代脉搏,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设立为中国植树节,旨在动员全国人民投身绿化事业,共建绿色家园。

在那个年代的济宁县,这片古老而土地上,植树节不仅仅是法定节日,更是一场济宁县共青团员参与的绿色革命。当时的济宁县团干部,紧随杨德荣书记的脚步,带领团员青年和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们播撒绿色种子的使命。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青春的热情,每一片荒土都见证了我们亲手栽种的希望。
每到植树节当天,全县的团队组织如繁星点点,积极响应号召,纷纷行动起来,那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团县委的工作人员们深入基层,身体力行,与广大群众一道挥锹铲土,植下一棵棵树苗,仿佛是在孕育着未来的繁荣与富饶。

记忆犹新的一次团县委简报“团的活动交流”,如同一股清流涤荡心灵。唐口团委的李书记以其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扎实的实践成果赢得了众人的赞誉,她发动当地青年利用科学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了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安居团委的刘书记,则凭借其深入人心的思想动员和精心策划的活动方案,成功地激发起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被当作宝贵财富,在全县范围内广泛传播,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绿化祖国的伟大战役之中。
那些年,我们在济宁县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绿色的梦想,每一棵树都是对大自然的敬仰,是对未来的承诺。

时光流转,那些枝叶繁茂的树林已然成为一代人心中的丰碑,见证着那个时代青年的力量与担当,也铭记着那份矢志不渝、奉献大地的绿色情怀。植树造林,不只是一项任务,它已深深烙印在当年济宁县团干部的生命历程中,成为一首永不落幕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