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罗宗志文集卷六•高崇文萃》汇集了作者近20年来倾力创作的散文、纪实、评论文章(包括一些著名作家为作者的作品、书籍写的序及评论)共40余篇,有的在各种文学报刊及官方网络平台发表,有的曾在各种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奖。现整理成集,名曰《高崇文萃》,将陆续在都市头条推出,为新时代文学增添隆重的一笔。
《罗宗志文集》总共分为六卷,卷一为长篇小说《乡魂》(已出版);卷二为长篇小说《乡梦》(待出版);卷三为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待出版);卷四为诗词集《翰苑心韵》(已出版);卷五为诗词集《翰苑清音》(待出版);卷六为散文集《高崇文萃》(待出版)。欢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鼎力支持,亦欢迎作家学者为本文集撰写序或评论。文稿将一并辑入文集并赠送作品集及作者亲笔书法作品,以示鸣谢!
(作者微信号:gc894357378 通讯邮箱894357378@qq.com)

北江风采
在内陆的河流中,北江不算长,但江水清澈、碧绿。四会是北江、西江、绥江、龙江的四水交汇处。四水汇流在一起呈四种不同的颜色:西江碧、北江绿、绥江青、龙江蓝。如果你坐船闲游北江,你就会发现,北江出水口清澈见底,鱼群多聚集于此觅食、畅游、嬉戏、追逐,好一幅人欢鱼跃的画图。使人不禁勾起童年时代在自家门前淙淙溪流戏水、游泳、玩乐的甜美记忆。
北江源自粤北山区,江面不宽,逶迤曲折,宛如银蛇滑行。江岸两边山高陡峭、树林茂密、郁郁葱葱;船在其中穿行,大有“两岸青山相对出”之韵味;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辉映;鸟语、花香、潺潺流水相衬托,让人产生一种“人在画图中” 的绝妙感觉。
清晨,如果你漫步北江河边,放眼远眺,一缕缕薄雾轻烟冒出水面,在江岸苍翠碧绿的树林中飘逸缭绕,随着晨风的轻轻吹拂,你就会闻到一股特别清爽、甜润的气息,令你的中枢神经兴奋不已,心情豁然开朗,胸怀坦荡舒畅。
傍晚,落日的余晖影射在江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烁,气势磅礴;此刻,一艘艘捕捞的渔船,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耀眼,令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
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北江宛如一位温柔婉约的空谷佳丽,清秀晶莹、碧翠欲滴;阴柔天气里,北江在薄雾轻纱中时隐时现,神秘柔美,又似“犹抱琵琶半遮脸” 的 含羞少女,楚楚动人。
时值雨季,北江水量充沛,水势浩荡,声浪滔天;滚滚激流雷霆万钧,顺着河床较大的落差,汹涌狂泻,咆哮而来,呼啸而去。此时的北江,一展“飞来峽” 粗犷激昂、雄壮豪迈的风采,使人目眩,动人心魄!
在北江四会段河畔,有一个地方叫“马房”,相传清顺治初年(1644年),平南王尚可喜南征时,搭盖圈马房于南津口(北江与绥江汇流处)旁,就是相中此地水陆方便、气候如春、景色迷人,是一处风水宝地。意欲在此处圈马、扎驻军营,沾一些佛光灵气,保佑能一路过关斩将,杀敌立功。“马房” 故此而得名。显然,这地方非常适宜农、渔、牧业生产,后人逐渐定居于此,成为四会最具发展潜力的鱼米之乡。
然而,改革开放前,马房只是四会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河两隔,使陆路阻塞于此,来往车辆只有乘渡轮过河,遇上狂风暴雨或浓雾天气,渡轮无法行驶,常常遭遇塞车。政府曾于一九五八年在此动工兴建一座桥梁。可是不久,在国家遇上经济困难的时候,苏联却撤走了专家,桥梁刚刚建起几个半截桥墩就被迫停工了,一停就是二十多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
如今,马房大桥早已建成通车。桥上,一边火车呜呜笛鸣,一边汽车飞驰奔突,川流不息;桥下,载货轮船来回穿梭,捕捞渔艇桅杆点点;河滩上,偶然飞来一群群候鸟觅食、栖息,仿如撒下一片片黑色珍珠……此情此景,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驻足遐思,流连忘返。
马房大桥的建成,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路通桥通、桥通财通的哲理。她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兴旺发达,而且带动了当地旅游、饮食业的蓬勃发展。南江、富溪、岗美等工业园区纷纷崛起在马房附近;一些海鲜舫、餐馆、商场、度假村也纷纷落脚马房,使马房这个弹丸之地人气、财气骤然飚升。而马房大桥本身也成为北江旅游的新亮点!
北江,不失为一个休闲逸致、陶冶身心的好去处。
(本文以《北江绿水架彩虹》为题发表于2006.11.28《西江日报》)
作者(二排左1)参加楹联学会采风活动
罗宗志个人简介及创作成果
个人简介:
罗宗志:(笔名高崇,书斋号:隽逸轩),汉族,广东省四会市黄田镇人,归国华侨侨属,四会财政局退休干部。2006年参加广东省作协文学院第一期(总第十期)小说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2016年参加广东(肇庆)长篇小说高级研修班学习。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汉诗协、中诗协协会会员、肇庆市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肇庆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特邀作家、与人联合创办四会市诗词学会、四会市楹联学会并任执行会长。2013年创办《玉城》杂志并任执行主编;2019年与人创办《楹联大观》杂志并任执行主编;《龙甫文史荟萃》《人文罗源》《罗源风采》等书籍执行主编。
创作成果:
著有长篇小说《乡魂》(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中国文学》连载)《乡梦》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爱,可不可重来》一部、诗词集《翰苑心韵》(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翰苑清音》两部 、散文集《高崇文萃》一部、诗文合集多部。作品发表散见《中外文艺》《世界华文作家》《当代华文文学》《中国文学》《财政文学》《作品》《贵州文学》《齐鲁文学》《诗词选刊》《雅剑诗刊》《珠风小说》《商海儒风》《香港散文诗》《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西江日报》《肇庆作家》《西江文艺》《星河诗刊》等全国各地报刊及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诗刊微信平台等各大网络平台;作品曾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诗词类一等奖;《小说选刊》首届、第二届全国小说创作笔会征文二、三等奖;石膏山杯“我与自然”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全国财政系统建党90周年征文三等奖;《创新大旺》全国诗词楹联征文三等奖;《广东文学院》主办的“星湖之春”征文三等奖;广东观音山全国诗词征文大赛三等奖;“金城杯•中国梦”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肇庆作协、西江日报联合举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征文诗词类一等奖等多项全国、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奖。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库》《中国当代诗词作品精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肇庆当代新诗选》《肇庆作家文集》《肇庆文学》等大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