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八十八(全文终)
文以载道 大化天下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春去秋来,岁月如梭,人类社会犹如一川江水,万年风雨滚滚而逝。在宇宙自然的世界里,渺渺如沙的人类不过茫茫河汉中的一缕尘烟,我们真的能够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吗?在地球这个狭小的万物生态链条中,我们人类有幸成为这个地球生物链条的顶端掠食者,除了天灾、病疫、战争、人祸等,人类几乎没有天敌!而能够真正约束人类活动的东西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脱胎于宇宙自然,社会规律只有恒顺于自然法则人类社会才能天长地久,与日月星辰共春!然而几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中那些“人定胜天、弱肉强食、利益至上”等悖道而驰的错误价值将人类社会引向歧途,欧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自利主义都被资本主义文明贴上了人道主义、人权主义、民主主义的标签,一战、二战、冷战以及贸易战、货币战、文化战、意识形态战等各种大小战争从未停止!在这个纷纷扰扰世界大潮中,人类社会应该是走向哪里?道义至上还是利益至上?
岁月不老,天佑中华。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以德配天、道法自然”的人文价值观犹如高山流水万年未绝,中华文明中道义至上的人文价值理念深深影响着这个民族性格与民族气质。西方倡导“利益至上”人文价值观,其主导下的当今世界战争不断,二百年来哪里有资本主义文明哪里就有文明冲突、文化斗争、宗教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及大小利益之争!人类社会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普世人文价值观?什么才是符合宇宙自然法则与人文生存规律的价值观?

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就大胆预言未来世界“天下公有”的共产主义一定会代替“天下私有”的资本主义!当中国领导人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高度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再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的国际视野与宽广胸怀!当悖道而驰的资本主义文明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败,一个经济共享、信息共享、科技共享、文明共享、资源共享的真正意义上的多边主义时代正在到来,中华文明将重新走向人类文明的领衔位置!其实宇宙自然在冥冥之中有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推动着日月星辰循环往复,推动着万事万物生老壮死,推动着岁月时光荏苒盈虚,推动着世界大国兴衰更替,推动着人类文明循环往复。世界大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快速发展,近几年将是中美在国际关系斗争中尘埃不起胜负落定的时间,也许不久中国将再次回归汉唐雄风君临天下的文明时代。新中国成立历经三十年的自力更生摸索与社会主义改造,又历经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已经高度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科技自信等各种自信。但路慢慢其修远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七十年来从未放弃对新中国的演变、遏制与打压,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国际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济斗争、文化斗争、外交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中表现出了卓越智慧与战略定力!

自2013年起,中国国防白皮书首次用一个章节来论述国家对海外利益的保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的文化输出、资本输出、科技输出、教育输出等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不战而屈人之兵永远是中国智慧的最高选项!毫无疑问!中国的未来选择就是世界的未来方向,这是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与同化力决定的。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中国文化必将影响世界并成为人类社会普世文化价值观的首先!如果世界其它文化能够肩负引领世界发展的重任,那么他们的文明就不会中断。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发源于太极阴阳文化,演化于五行文化,脉络于干支文化。阴阳、五行、干支三大文化承载着宇宙自然法则与人文社会的发展规律,它犹如世界未来大同文化的活水源头,滋润着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各种文明滚滚向前互鉴共荣。东方文化中“和谐共荣与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将会把人类社会紧紧团结在“仁义礼智”的信条之下。因为太极、五行及干支三大文化属于道性文化,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永恒之“道”将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民族平等、自然和谐、天下一家的美好明天。风嘶帘卷,鹤唳春朝,孤立于黎明之前,不禁长空仰叹,未来世界要走向哪里?人类社会又将走向哪里?碎梦闲魂之余,粗著洋洋洒洒八十八篇,但愿能以吾故“辞”而鉴他人之“明”也。
(全篇完)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