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春秋,昭君出塞
文/秋之韵
公元前三十三年春天,从长安通往塞外的古道上,一支二百多人的车队缓缓地向大漠深处驶去。这是汉朝护送王昭君去匈奴和亲的队伍。王昭君身着红衣怀抱琵琶,一双明眸凝视远方,回望远去的长安和亲人她黯然神伤,潸然落泪。
这是挂在老屋墙壁上的一幅画,昭君出塞图,是父亲五十年代末从寄卖行淘来的宝贝,一幅精致的苏绣作品,惟妙惟肖。我常常看得出神,被王昭君的美貌和智慧吸引。大哥博学多才,给我讲述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生于湖北省兴山县,家境贫寒,自幼聪慧过人,精通琴棋书画,十六岁以倾国之貌选入宫中。后宫三千佳丽各个貌美如花,王昭君很难得到皇帝的宠爱,在深宫苦度岁月。公元三十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統一匈奴后向西汉称臣,并提出和亲的要求。汉元帝欣然允诺,选中了秀外慧中的王昭君,以公主的身份下嫁呼韩邪单于。
和亲是汉高祖刘邦安抚匈奴的怀柔政策,代代沿续。王昭君被呼韩邪封了王妃,视为天人,是捧在手心里的宝,王昭君倍感幸福。红颜注定薄命,三年后老单于病逝,按照匈奴的习俗,续嫁呼韩邪的儿子。对有悖伦常的婚姻,王昭君深感屈辱却无力反抗,她泣血成书向汉成帝请求回归汉朝,汉成帝婉拒。王昭君此时几近漰溃,看着年幼的儿子,她忍辱负重,换来汉匈五十年的和平,百姓的安宁,所有的付出,源于她一腔家国情怀。
每当夜澜人静,王昭君弹着琵琶,久久地遥望长安,思绪万千,那里是家的方向。她三十五岁香消玉殒,一缕芳魂留在天涯,再也不能回到长安。
二千多年来,昭君出塞传为佳话,被后人歌颂。大诗人杜甫对王昭君凄凉的身世极尽同情,对王昭君高尚的品格极其景仰,写下千古名篇;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还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昨夜的星空有颗熣灿的星辰在闪烁,那颗星一定是王昭君!向伟大的女人致敬!
2024年3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