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遗憾的旅行,注定是不完美的。或许有人说,写了这么多字,也没有看见都游览了哪些名胜?其实我也知道,也想按旅游指南上的景点去好好玩一玩,什么仙女山,三生三桥 ,乌江画廊等等值得一去的景点,但是人到一定的时间段,总会产生审美疲劳感,加上已到初七,算算也是该返程的时间了,所以就沿返回的方向转转而已。
早上起床后,已是快八点了,洗漱完毕,在嘉年华酒店吃了适合口味的早点,收拾好行囊,准备踏上返回的路程。
我们在返回的路上,看见了邓小平同志故居的景点提示牌,于是就想顺着回来的路线再参观一下伟人故里。
这是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刚从高速上下来,就看见伟人的亲笔题词“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这几个大字,我们顺着路标的提示,开到一个叫牌坊村的地方,正值闹集,车子在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沿路都有各式各样的小吃和特产,游人很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来去的车流也很多,忙得交警们团团转。有序地指挥着过往的车辆。这里的地摊经济非常活跃,到处都是摆摊的人。
品尝了一小碗酸菜豆花面,酸爽可口,能把陕西的豆腐脑,酸菜和面条做成一碗面,也只有广安人能做得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普通的农家三合院,已成为5A级国家旅游景区。
邓主席故居坐东朝西,真正的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合院,只不过前边新修了高大的门楼和绿化景观。邓家的老院子大小房屋十七间,建筑和川东民居建筑没什么大的不同,只是房子内的家具和摆设,可想而知在当时那个岁月,主席家并不是穷苦人出身。整个建筑充满着浓郁的蜀乡风情,庭院外绿树成荫,院子前面有池塘和梯田
。
房子有主席祖父母的住房,父母的住房,姊妹的住房,邓家饭厅,客堂,和邓家的纺车,织布车房,豆腐坊以及其他人住的厢房等。在主席少年时代的住房里,挂有主席少年时代的照片。英姿飒爽,气宇非凡。看着主席当年降生时的雕花木窗及衣柜,靠窗的一张非同寻常的桌子和凳子,还有他当年读书学习用过的油灯和笔砚,就知道少年时代的伟人是一位非常好学的人。
大院子正屋大门上悬挂着江泽民主席题词的:邓小平同志故居的匾额。
站在正门远望,可看见远处中间高两边低的大三山,形似笔架。
伟人之所以伟大,根据主席故居的摆设和家业,气宇轩昂的他在当时已经是大户人家了,但他心系黎民百姓,革命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广大天下的劳苦大众。
站在伟人故里,不由人产生一种敬仰之情,我让在一旁专门拍摄的摄影师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并印制在喝水的口杯上,饮水思源,以示纪念。
游览完邓家老院子,已是下午两点多了,想一想回家的路程还有近八个多小时的距离,顺便在主席故居的集市上买了点回家要带的东西,羊角豆干,怪味胡豆和陈麻花。在一个叫做营山服务区的地方,加满了油,准备直奔回家。
生活就是这样,有多快乐就有多烦恼。旅行也是一样,出来的时候有多顺畅,回家的时候就有多堵车。
当我们再次上了高速,遇到的路况竟然不如低速,恼人的堵车让人心烦不已。
一路上走走停停,累了,在服务区休息,渴了,在服务区喝水,八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竟然走了14个小时,其中包括在光雾山服务区歇息一小时,在宁陕服务区休息三小时。到达家里时,已是夜半三更。
回到家,一颗漂浮的心总算静了下来,家才是温暖的港湾。我们用短暂的旅行看世界,发现美好,感受自然。在旅行的路上,走走停停去哪里不是目的,回到家才是见识,那份路上的陌生与好奇,激情和那么多不确定的失误,才是我们想要感受到的过程。
再次期待人生的下一段旅程,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如此,遗憾中的旅程,有待于我们更多地去读书,去了解,再次增长见识,修为自己,感悟生活的真谛,在短暂的生命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短暂的旅行结束,给亲人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我们刚好也安心。虽然行程短暂,但终将为自己的生活留下一些难忘的经历,我拍照,记录,不是为了显摆自己,而是想在以后慢慢老去的日子,在平淡里寻找一点值得回忆的色彩和浪花,和其他无关!
作者简介:薛宇星,男,肛肠外科医生。中共党员,擅长肛肠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手术。业余喜欢文学,音乐等。有多篇小说,诗歌,散文发表于各大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