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火红中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文/孙友群
在稻菽入仓、丹桂飘香的深秋时节,怀着对佛光群山红色革命基地的敬仰之情,我们一行数人驾车前往慕名已久的柏峪红岭,欣赏群山的红叶美景。这里的红叶包括枫树、槭树和黄栌三种,被人们称为红叶三姊妹。此景区位于嵩山北麓,伊洛南岸,伏牛山脉东段,这里五沟分岔,山深境幽,风景秀丽。柏峪是偃师区府店镇靠南的一个深山村,因村边沟谷长满柏树而得名。在这山翠景秀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柏峪村被群山环抱,沟幽谷深,曾是豫西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也是偃师的红色老区之一。佛光红色革命旅游景点主要有:杨窑村八路军豫西抗日支队部旧址、佛光峪抗日十三名无名烈士墓、西口孜保卫战纪念馆、车李村爱国主义广场、曹窑村烈士墓广场等红色文化遗存,这些逐渐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区。同时,佛光峪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资源,如曹窑红石峡景区、车李中岳小长城、来定写生基地以及柏峪香炉峰等。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待人真诚、热情好客。于是,每年到这里来瞻仰拜谒烈士、领略醇厚民风、游览自然风光,欣赏红叶美景的游客络绎不绝。


站在柏峪东、西红岭之间相交的山峰之上,极目远眺,四周巡望,云雾缭绕、群山连绵,起伏蜿蜒、犬牙交错、蔚为壮观。从西北的望景峰、笔架山、妙华岩、龟山、五佛山、马鞍山、黄龙洞、怀周寨山、方山、刀背山、中岳小长城、小槐树山到东南的青罗山、东祖师山、庙山、小万安山、黄爷坟岭等,次第弄首舞姿,似长龙一字排开。那山、那林、那景都好像随白云漂浮、乘蓝天畅游,使人顿感目不暇接、心旷神怡,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美丽。面对群山美景情不自禁吟诗一首:云雾缭绕入仙景,群山叠翠美画屏,十月枫叶红胜火,密林深处闻鸟声。

回首南望须仰视弥高的香炉峰被云笼雾罩,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它是佛光群山的第一峰、也是最高峰。整座山林密树茂、翠绿葱茏、飞瀑溅玉、溪流淙淙、状如香炉、直插云霄。在香炉峰与东西红岭之间,更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枫叶闪闪,光彩迷人,谷底遍布河石,牧草青青、小溪潺潺,东南面有瀑布从半山腰飞泻。探寻仙道,但见峭壁巨石,各具形态,似弥勒端坐、八戒抱子、雄鹰展翅、猿人嬉戏等。其神形兼备,惟妙惟肖,令人美不胜收,留恋忘返。东南而望观景峰下的深山密谷处,炊烟缭绕,白墙蓝瓦,住着几户人家。与四周环抱的群山搭配的是那样和谐温馨。这令笔者不仅联想到唐代杜牧《山行》中的四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峰回路转,在东西红岭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苏家咩,这个村前后被东、西红玲所环抱,从这里放眼望去,漫山枫树葱茏茂密,铺满山腰山峰,香炉峰的红叶,主要以东西红岭为主,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与青翠的松柏以及山间其它各类树叶一起,交相辉映,把每一个山峰都渲染得五彩斑斓。攀登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簇簇娇艳欲滴的枫叶如电影镜头一般,次第映入你的眼帘。那烟霞般的绚烂,令人眼花缭乱。真可谓万绿山中一簇红,十月枫叶红双岭。恰似唐朝诗人吴融描写红叶的诗句那样,“露染霜描片片红,斜阳照处转烘明。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漫山枫叶如夕阳残霞、似篝火映天,给人真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却在群山红岭处”的惊喜。红透的枫叶远望上去,娉娉婷婷却又那么英气勃发,清秀飘逸而又那么倜傥潇洒,柔柔弱弱反又昭昭风骨,独居匠心竟还如此肆意豁达。枫叶那仪容万方的姿态,又如唐代诗人罗隐所描写的那样:“漫步山林中,那堪晚照景。野晴霜浥绿,寒意秋催红。子踏深山道,犹如误仙境。等闲居日落,陷入夕阳红。”欣赏着漫山遍野随风起舞的红叶,给人一种桀骜不驯的美、一种别样极致的美,一种肆意飘洒、绝代风华的美。


四野花影怒于潮,唯红独领一色秋。那一团团橙红、橘红、深红的枫叶相互摩擦,相互感染、相互释放的璀璨渐渐在山林绿海之中蔓延开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日一色、一步一景、一叶一世界的壮美景观,特别在阳光下观看,别有一番风情,顺光看枫叶,枫叶色彩鲜艳,鳞次栉比;逆光赏枫叶,枫叶玲珑剔透,红光闪闪、似灵动的音符,令人叹为观止。当深秋的那一席墨绿衬托着枫叶渐行渐红的脸庞,由蓝绿脱变成黄橙、黄橙侵染成深红。秋意泛浓,那一抹抹深红渐渐霸占了所有的绿意。那片片簇簇的红,看上去丰韵绰约、多姿多彩,红出了“丹枫烂漫锦满城,似与春花斗眼明”的奇妙佳境,红的匠心独具,红的别出丰采。它绽放出了火红、品红、酒红、褚红、玫瑰红、紫红、金红的斑斓绮丽、如诗如画的诱人色彩,恰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被浸红了衣裳,染红了发梢,红遍了全身。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当处在这红叶满山处处飞、紫气飘香万里扬之中时,你会顿感到头顶是红叶的花絮,脚下是红叶的曼舞,整个山林都是红叶汇集而成的一曲动听的大合唱,那种美妙的体验如沐浴秋风、飘然若仙、心神豁达、妙不可言。

金秋十月,寒意渐浓。当最早的那场秋霜悄然降临,一夜之间,黄了秋菊,红了枫叶,整个群山成了色彩的海洋,树丛中的枫叶带着羞涩的醉红飞舞在层林深处,一片、两片、三片......似一支大笔在不断地涂抹染彩。远望是花团锦簇,近观是姹紫嫣红。那一簇簇、一片片的红叶在漫山丛林中疾走,似乎有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神气儿。当初冬的味道悄悄弥漫整个山林时,枫叶毫不吝啬的舒展着身姿、奔放着豪情,面临红褪黄生金叶飞、繁华落尽冬将至之时,它并不贪恋那最美的时令。却让即将陨落的生命释放得如此华美绚丽、义无反顾、悲情壮烈,以最完美的形式悄然谢幕,给人们留下了凄灿艳丽的身影。

沙沙秋风吹过,阵阵寒意袭人,在这秋尽冬至之时,一片片金黄色的枫叶开始洋洋洒洒飘落峰背山涧,面对在风中翩翩起舞的身姿和满地令人心颤的金黄,顿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与凄凉。真正让人向往和留恋的还是那与朝霞比靓、与落日媲美、红透天际的颜色——最耀眼的红叶,因为在这浸染着烈士鲜血的佛光群山中,它仿佛还心领神会印记相溶着革命战争年代中的红星、红旗、火把和烈士的忠魂,这才是令人最敬慕、最神圣的秋色。秋末初冬时节那飘落的金黄枫叶是对时令最后的告白,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傲然宣誓。夕阳下,泛着红光的叶片似乎在呼应着天地间的大自然,在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佛光群山中的枫叶面对寒秋冷霜却如此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是不是也蕴含着长眠于山中烈士铮铮铁骨的神韵呢?欣赏红叶、缅怀烈士,不仅令人喟然兴叹。这种深切的感受恰如宋代诗人张嵲在《山中红叶》中写的那样:“青女炫微巧,染绛妬春工。如何青林表,忽有万炬红。浑疑在绝塞,斥堠传夕烽。烂烂烁晚日,烨烨笑寒风。”这是诗人对晚秋红叶的唯美写照,也是心底深处喷涌出的无法割舍的情怀。而就在这样的夕阳中,在这美轮美奂的风景里,枫树把自己的万千叶片铺成满地的红锦,燃烧成生命的底色,浩荡了整个天空。这大概就是枫叶用生命书写描绘给世间一幅大自然中最壮丽、最醒目的诗篇画卷,恰似在火红中绽放生命美丽瞬间的真实写照。

红叶,愿你与烈士的精神融为一体、愿你与红色传统一脉相承,共同描绘出佛光群山更加璀璨美好的明天吧!

【作者简介 :孙友群,网名伊洛人家。 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协会员。偃师区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河洛文学《洛风》执行主编、《思归客》艺术总监、洛阳洛神文学院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