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浩然 300首散文诗之三十二】
梅
文 /杨浩然(山东)

梅,是想象力的物语,是梦幻的指向……是美的化身。是诗词的,是文学的。
诗经里说:“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是爱情的;李易安云:“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这是幽情的。
罗浮山下,一位素裙清逸的女子,奉盏对饮,轻歌曼舞。一次酣梦之后,那株梅花树下,一个经典永是流传……
西湖孤山之下,林君复植梅养鹤,以梅妻鹤子,隐逸终生。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而范石湖的梅园里,姜白石的词香冷入瑶席,留下了传唱千古的春风词笔,也留下了“小红低唱我吹箫”的风流一页。
古往今来,多少高洁清逸之士,以梅相喻,叩梅以许。
竹笛声里,又有梅花三弄。
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狂士王徽之,应召赴都城建康,乘船停于青溪岸。巧遇桓伊,两不相识。有客曰:桓野王(桓伊字野王)。徽之乃命人对桓伊:“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已是贵胄高官的桓伊,也久闻徽之大名。便出笛吹梅花三弄之调,高妙绝伦。吹毕,上车而走。双方未言一语。晋人之旷达不拘之风、磊落高标之气,由此可见。

而一曲《梅花三弄》,却名起千古。
梅,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是高雅的,也是世俗的;是山野的,也是庭院的……
我的崮乡沂蒙山,梅的身影无处不在,于山野有遗世独立之态,于庭院有清风摇曳之韵。
我与梅,一直是有着相望里的深深情愫。

那个叫梅的女子,那一段彷如诗词里的美好时光,令我怦然。
当你清丽的容颜,你素衣花裙的背影,转过篱边的梅花,转过村外的山路,依依远去,我的伤感遍弥漫了那个春天,那片崮乡。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