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到家时间不长,区政府办公室何秘书来电话,要老杨去办公室一趟,区长有事找他,老杨愣了片刻问何秘书何事,何秘书含糊回答可能是明天市里来客人,请杨主任作陪。 老杨退休前任区经贸委主任,陪领导迎来送往的事不少,想不到的是退休几年,还有这样的差事,嘀咕几句,上午九点还是到了区政府林区长办公室,刚一进门,林区长随即起身拉着杨主任坐下,开门见山告之:“北京有几位客人,大概是烹饪协会的领导和几位大师正在市里,市长打了招呼,明天下午来区里几个景点看看,要安排好一顿晚餐,特别盯嘱要正宗淮菜,要有特色,让客人满意。此事关系到餐饮美食界对淮菜的肯定和支持。特请你出山帮忙,找一品饭庄的胡师傅想办法准备。”林区长接着说:“胡师傅的厨师手艺,淮菜品味我们都尝过,城区饭店难有比他更合适的了,你看怎样?”杨主任听了林区长这一番话,感觉有些沉甸甸的,想不到吃顿饭还真不那么简单。事关重大,杨主任随即表示立刻去找胡师傅商议,尽力而为吧,只不知客人有何要求及品味特色。林区长思忖一下:“这个还说不清楚,只听说市里是宾馆接待,当然有高厨安排,但客人提出要来区里普通饭店体验。再就是客人中有一位是原副部长,本地人,退休后聘为烹饪协会顾问,说话有些分量,还有几位一位是京城宾馆高级烹饪师,一位是著名的鲁菜大师,还有一位是川菜名家,在京城餐饮界操办国宴,接待贵宾,都是餐饮美食界权威人
士。这次来估计和评审美食之都有关。”林区长还还特别嘱托:“告诉胡师傅,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随时提出,餐费由办公室当场结清。”杨主任此时心中明白了几分,愈发感觉这顿饭的分量,站起身来回应:“知道了,我这就去准备。” 走出区政府大门,杨主任一算就是明天晚间的事,得抓紧了。随即去一品饭庄找胡师傅。
二
胡师傅叫胡长贵,早年当兵入伍,在部队六年当了四年炊事班长。退伍后分配在县纺织厂食堂当炊事员,杨主任时任纺织厂厂长。胡师傅来食堂做事勤快利索,尤其烧得一手好菜,很快就又当上了炊事班长,近千人的工厂,一日三餐有稀有干,品种花式丰富,职工满意,杨厂长也看在眼里。那时工厂业务人员往来须有招待,稍重要一点的客人还要去城里饭店用餐,每年招待费是一笔不小开支,一天杨厂长找来胡师傅商议:能不能由食堂弄个小餐厅,往来客人由食堂接待用餐,胡师傅承诺下来,很快整理出了大小两个餐厅,还精心布置了一下,从此有客人来厂就在食堂小餐厅用餐了。很快杨厂长发现胡师傅精心烹制的菜肴特色明显,口味上乘,尤其能按宾客身份情况烹制出各式花样菜肴,色,香,味具佳,常赢得客人一片赞赏。杨厂长非常满意,每年的劳模,先进生产者总少不了胡长贵胡师傅……。后来就是杨厂长调县经贸委工作,再接下来就是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分流了。
一次杨主任去纺织厂开会,见到了一筹莫展,满面愁容的胡师傅,问了一些情况,鼓励他不要消沉,建议凭自己的手艺去开个小饭店,还怕没出路吗?随后杨主任几次找胡师傅,帮他出主意,拿方案,还亲自为他选了地址,得知胡师傅手头拮据,拿出自己的五万元积蓄给胡师傅,叮嘱他饭店设置不能简陋,要有小餐厅,菜式品种要有特色,留住回头客。还答应饭庄开业组织两桌区上的一些部门领导和大小老板前来就餐。只要菜品厨艺到位,不愁没客人光顾。
胡师傅感动得泪水涟涟,一番操作,竟把饭庄弄出了模样,还从厂里下岗职工中聘了几位帮手。饭庄开业那天杨主任如约邀了几位有分量的局长,还有一些有点实力的大小老板,满满两桌。胡师傅也拿出了十足的精神,一番劳碌,每桌二十几道菜,赢得了客人的一片夸赞……
饭庄开业不久,果然食客盈门,生意火爆,官场,商场人情世故,业务往来,主要还是胡师傅确能炒得一手好菜,花式品种多,每桌二十几道炒,炖,烩,炝,冷盘,羹汤,丰盛味美且价格公道,区里几位领导都曾有过
光临,且对菜品口味表示满意。胡师傅收益丰厚自是感恩杨主任的点拨和支持,一日备好五万元借款另加一厚厚的红包给杨主任奉上,杨主任收下五万元借款,坚决退了红包。胡师傅感念杨主任品格,只是每逢杨主任有客光临,愈加勤勉。逢年过节,每每预备好几样菜品送家中。这是后话。 三
一品饭庄坐落在老城区东门大街原农机公司旧址上,路边大门,进去一座带院的二层小楼和几间相联的库房,经几番改造装修,如今厅堂,包间,前台,厨灶间,还有卫生间一应俱全,特别是小院可停放车辆,给了食客极大方便。
杨主任来到一品饭庄,适逢胡师傅从外面归来,见到杨主任颇感到有些意外,随即放下手中事项陪杨主任来客厅坐下,让服务员泡上好茶,杨主任也不客套,直截了当的说起明晚的一顿大餐,胡师傅听罢久久未作回应,一口一口的呷着手中刚泡好的热茶,一番沉思后,爽快直言:“行,我立刻着手筹办”,杨主任接着交代:“这顿饭的菜式品种一定要有特色,要足够体现本地淮菜的风味,宾馆的常用菜尽量不用,不做花式形式”,胡师傅表示赞同:凡淮扬菜榜单上的样式菜尽量不做。接下二人还就菜品细节,烹饪制作做了一番研讨。中午,胡师傅亲自炒了几个菜留杨主任小酌几杯,又是一番谋划……。
杨主任临走时又特意交代:要整理好内务卫生,不留死角,特别是厨灶间,要精细整洁,物品置放,生熟料区分不能有任何含糊。
第二天下午三点杨主任来到饭庄里里外外巡视一番,思量着按民间一普通饭店标准来衡量应该是说得过去了。动辄美女,鲜花,红地毯反到不自然。还是纯真一些为好。看着胡师傅信心满满的忙碌着,杨主任心中有了底。
四点,杨主任按约来到纪念馆广场,看到政府办何秘书,即加入了参观队伍,发现陪同几位北京客人的还有市政府黄副秘书长。六点,林区长征求黄副秘书长意见,即示意杨主任带领一行人前往一品饭庄。不到半小时,车队到达饭庄门口,何秘书安排客人下车,车队返回宾馆,约定时间来接。
杨主任招呼客人进院,客人兴致勃勃,黄秘书长也是笑容满面,看来下午几个地方的游览客人很是满意。
院中站定,年长一些被秘书长称为周部长的看了一眼楼顶置放的“一品饭庄”招牌,转身对身边三位老师说声:“先看看厨灶间吧”,一行人来到厨灶间,胡师傅正和两个助手在整理食材,见此情景暗叹:果然是高手,餐饮业看厨灶,兼看食材,调料乃品评饭店菜肴品味特色的重要一环。好在胡师傅早有准备,当兵出身,内务卫生整理规范整洁,洁白的瓷砖墙面,一式不锈钢台面,物品放置有序,空间无任何杂物件。十几种调料调味罐整齐排列,食材按用时配置到位,有纱罩。地面墙角无任何污渍。胡师傅及两位厨师工作服完整洁净,佩戴口罩。周部长一行对胡师傅道声辛苦了,满意离去。林区长暗自庆幸找杨主任算是找对了人。 小餐厅入座,服务员奉上茶水,杨主任打量一下环境氛围:还算宽敞的厅室,壁上配有区文联几位大师的字画,餐桌台面置有转盘,九人落座显得宽松。
黄秘书长向林区长介绍客人,先是周副部长,本地乡亲,退休后聘为烹饪协会顾问,另三位烹饪协会老师,一位是京城国宾馆的秦老师,另两位一位是川菜名家朱老师,还有一位是著名鲁菜大师王老师,三位老师都是中国烹饪美食界的权威名家,都有著书立说。
林区长代表区上诚挚欢迎周部长及几位专家老师光临指导。黄秘书长接话对几位北京客人道出:“本来区里准备在宾馆接待安排,我说就遵照周部长及几位老师意见,品鉴一下区上普通饭店的淮菜风味吧”,周部长有些兴奋的感慨道:“南北各地,国内外餐饮越来越丰富,还是没忘记家乡的味道,谢谢市里,区里领导费心了”,这句话立刻打动了黄秘书长,林区长和杨主任心底的情感,随即黄秘书长转向三位专家,真诚的表示:请专家大师对淮地的菜肴风味多加指教。
气氛和谐活跃,杨主任期待着今晚胡师傅能有上佳的表现。
说话间,服务员上了碗,筷,杯,盏,碟,盘,还有汤勺(也叫调羹),每位客人面前置放一套。须臾,服务员端上了四盘冷菜,分别是水晶肴肉,高沟捆蹄,五香牛肉,豆皮糜肉饼,外加一盘时鲜的粒大饱满煮熟的五香蚕豆。服务员还给每位客人面前的盏中斟满了酒,由客人自行倒入小杯。杨主任介绍:今天是按亲朋好友席安排的家常菜小吃,同时指向一盘五香蚕豆:“这是当下的时令小吃,其他季节尚不能得”。听得此言,众皆动手用调羹接了几粒置面前盘中,五香味道,嘴中去壳,香糯可口,别有一番口味。几位大师对冷盘菜肴皆有品尝,淮扬菜式,唯这几样冷盘可登大雅之堂,常见高档宾馆招待宴请之席,方便,实用,味美,耐看,还免却了烹饪热炒之难。只口味
极其讲究,要求鲜美,醇正,稍淡,清爽,食之满口留香。三位老师细细品尝,不时相互交换神色,尤其对本地的捆蹄和豆皮糜肉饼有关注,多尝了几块,杨主任特意指着整齐装盘的糜肉饼向客人做了介绍:“这是选上好腿肉,肥瘦相间,剁成馅,调制好,用豆腐皮包裹成厚饼状上蒸笼蒸熟,冷却后用热油煎成,切块装盘,取其鲜香可口。这道菜因制作费功夫,不多见了”。客人凝神听取,再三品尝其味,频频点头。 就在主客端杯致酒之际,胡师傅捧一大盘醉蟹,一服务员捧一钢化玻璃盆进门放上台面,胡师傅面对客人躬身问好,感谢贵客光临,坦言:小店开张从未接待过如此贵宾,实在不敢承当,只杨主任再三嘱托,都是朋友,只管按本地平常风味去做即可。胡师傅诚挚的招呼着,众客官却一齐盯上了桌上的醉蟹和炝虾,只见个头硕大的湖蟹如同活体,盆中的炝虾,个个还在料汁中蠕动。杨主任久经宴席场面,知道客人此时有了新鲜感觉,淡然一笑道出:“这盆炝虾应是活河虾入盆上桌,当客人面浇上配置好的料汁,以显新鲜。可能是怕客人不习惯,就调制好端上的”。杨主任接着又介绍大盘中十二只个头硕大,约有四两一只,貌似原生态的螃蟹:“这是醉蟹”,此时两服务员端一盆香醋伴姜粒的料汁,用勺子舀进每位客人面前的小碟中,一服务员戴薄膜手套,还给每位客人发了一副,再给每位客人盘中发了一只螃蟹,麻利的掰下蟹壳,蟹脚,还用手剪剪去蟹脚节,露出白嫩的肉质,只须客人蘸料汁吮吸就可以了。看得出,如此席上一番操作有些出乎客官意料,望着眼前情景,杨主任请大家戴上手套品尝,接着缓缓笑谈:“淮扬菜最大特质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鲜”,两个字就是“味鲜”,三个字就是“味鲜美”,最能体现这三个字的,史上已有名家评说就是“江鲜”,“海鲜”,“湖鲜”。淮安,扬州各执苏北里下河平原两端,扬州重“江鲜”,淮安多“湖鲜”,也叫“河鲜”。”笑谈中,众人一齐动手品尝起了盘中备好的醉蟹和炝虾。
用冷却后的盐开水加入适量白酒,调料,腌制时日,此时貌似生鲜的螃蟹剥去壳,只见丰满的蟹黄和蟹肉已成糊状,蘸上姜粒香醋吸入口中,顿时感觉鲜嫩细腻,润滑爽口,无可比拟。大个头的生炝河虾,经料汁浸泡,剥去虾壳,佐以香醋入口也是口感滋实,鲜嫩味美。杨主任接着话头:“平时的酒席宴会上,这等鲜美之物是难以上得台面的”。林区长问声:“为什么” 杨主任答:“如此做法的虾蟹宴客,无论是品相,还是吃相都恐有诸多不便,还会有生食是否适宜的想法,因此就免了,时间长了人们便生疏起来,也就难得见着了”。
一直注重观察,仔细品尝的几位老师,此时也放下筷
子,对杨主任频频点头,口中一迭声:“不错,不错”,只是难以分辨是炝虾,醉蟹的口味不错,还是此类菜品难上台面宴客的道理不错。 杨主任来了兴致,索性扯起了典故:清代淮安因漕运,河道两总督府衙门官员和漕船制造,漕粮储备,淮盐集散,板闸税关及徽商,盐商集聚而兴盛繁华。宴席,餐饮,菜肴,美食,烹饪制作日益讲究完美。盐务府衙门在扬州,扬州的盐商们日子滋润,和官员及八大山人金农一行常有宴请。扬州临江,宴席头菜常以清蒸鲥鱼待客,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谓之江鲜,有江南第一鲜之称。一日盐商程雪门在平山堂摆席,原居淮上的程雪门特备淮地湖荡的醉蟹,炝虾上席,极讲究美食口味的金农把手尝过竟不撒手,连呼“极新美味在此,乃天下第一鲜也……”。此后,画师们兴致来时,常以虾,蟹佐酒,虾,蟹入画。
一番戏说,众人哂笑。客人中秦老师吮吸了几只蟹腿,品尝了壳中的膏黄,点头沉思:这等原生态的鲜美在宾客宴席,烹饪大师的菜品评判中确是难以得见的。菜谱系列,烹饪厨艺评比,亦难寻觅。
五
厨灶间,胡师傅再次检查了一遍备齐,渍制的各种配菜后,开始主厨起锅了,第一道是炒猪肝,这道菜在淮地极为普通,但也是近百种淮地炒菜中最为难做的。
胡师傅在旺火热锅中舀进鲜榨的菜籽油,顿时锅中起了一阵轻烟,随及倒入由5—6种调料渍制的猪肝,锅中一阵爆响,胡师傅炒勺一阵搅动,锅中起火,倒入青椒蒜片,再翻动几下,大火中起锅入盘,只见盘中猪肝片片鲜嫩,青白其间,料汁匀称。胡师傅亲自端上,快步至餐厅上席。林区长见胡师傅亲自上菜,连忙招呼一起入席,胡师傅笑答:几道菜上齐,一定敬陪。
按一般宴席常识,稍微正规一点的宴席中是很少有猪肝上桌的,此刻一大盘热炒的猪肝上桌,客人们愣了片刻,杨主任转动台面招呼:“猪肝,腰花是这里最拿手的炒菜,请剩热品尝,”杨主任夹一块入口,觉得软糯香浓的口感比往日更胜了一筹,心中暗叹,胡师傅今天是下了功夫了。最先发话的是黄秘书长,在吃了一块猪肝后,一声责疑:“这是猪肝吗?”引得众人目光又一次聚焦了盘中物,只见几位老师用调羹从盘中接了几块至面前,再仔细品尝起来。片刻,第二道爆炒腰花上得桌来,盘中微微颤动的腰花配以蒜黄其间,色泽清亮。众人又细品了腰花的细嫩和鲜香。
接连又上了三道热炒和一盘糖醋排骨,此刻黄秘书长
邀胡师傅一同入席,只见胡师傅答应还有一道菜,上来后即陪。杨主任望着桌上一盘蒿瓜肉片,一盘蚕豆虾仁,一盘水芹肉丝,还有一盘象是芦笋肉片。终于胡师傅在端上一盘软兜长鱼后,和后厨吩咐几句就入席坐定了。胡师傅自己斟满了面前的小杯,起身面对众客官:感谢光临小店,粗做了几样家乡寻常人家的土菜,望多提意见。还提起筷子招呼众人品尝最后一道炒菜:软兜长鱼,这是淮地的招牌菜。 林区长说声胡师傅辛苦了,随即想起黄秘书长刚才的疑问,问胡师傅:“这盘是猪肝吗?”胡师傅答:“这是晨间的新鲜猪肝,用前使刀划去边缘,剔除所有经络,切片时讲究厚薄分寸,薄欠口感,厚难入味,然后用盐清水浸泡半小时,洗净捞起,50度温开水中过水沥干,用六种调味料调匀,加少许生粉,渍浸一刻钟,下锅爆炒。猪肝,腰花最是讲究选材,调制,入味,火候,是淮地大厨的基本功,能炒好猪肝,腰花,其他几十道家常炒菜,包括软兜长鱼都能得心应手。”胡师傅索性交底:“猪肝下锅,爆炒6—7秒,熟至8—9分,随即装盘入席。”黄秘书长问:这6—7秒,8—9分是什么意思,胡师傅答:“6—7秒是猪肝下热油锅翻炒只能6—7秒时间,达8—9成熟。过9则入口显老,8分未够熟,均影响口感。8—9成间为最好。猪肝,腰花品尝的最高标准是入口全无本材的感觉,若是入口有一丝猪肝,腰花的味觉即为失败。腰花制作尤重刀功,切片颗粒匀称,炒成半卷,不破不碎。猪肝,腰花均为猪内脏,又称猪下水,一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食材,所以在淮扬菜谱中无典。评委大师亦无缘见识,但若是调味得法,烹饪得当,亦不失为佳肴,入口或似山珍,或似海味也未必分清”
胡师傅一番作答,增加了一些淮菜品评的氛围和内容,也引起了几位烹饪美食大师的沉思。
说话间,服务员又端上了一盆蒲菜炖狮子头,鲫鱼粉丝和两盘锅贴面饼,还有一盆淮山药炖鸡,一盘梅菜扣肉。
周部长此时有些感慨起来:“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家乡菜风味特色,怎么我总感觉家乡的土菜其实不土,绝不比高档宾馆的宴席菜差,在北京很难吃到家乡正宗的淮扬菜品,今天在这里见识了。”
秦大师每道菜必细品尝,还指着桌上的一盘蚕豆虾仁意味深长的问黄秘书长:“这道菜,秘书长可知由来?”见黄秘书长有些迟疑,接着说道:“上世纪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宴会席上就有这道菜,当时是北京的隆冬季节,蚕豆是从浙江温州的一个小山村里找来的早熟品种,”接着又问胡师傅:“这盘蚕豆虾仁鲜嫩味美,尤其是如同一盘珍珠翡翠,无醤色,烹制时如何保得其色泽光鲜”胡师傅答:“虾仁用高汤浸泡,忌用醤油即可”。秦大师感慨说道:“这道菜是淮扬菜精品。”杨主任指疑似的笋炒肉片问胡师傅:“这是笋片
吗?胡师傅答:“这是嫩玉米芯炒肉片,选时下田间刚抽穗的嫩玉米,取芯切片,过热水去其土味,选精肉片调料热炒即是,取其脆嫩新鲜。秦大师若有所悟,连连点头。 客人中的朱老师,著名川菜名家,与周部长议论:“贵家乡属苏北里下河地区,淮安,扬州各执一端,境内河道纵横,湖荡相连,物产丰盛,鱼,虾,蟹水产品种众多,自有取之不尽的食材配料,有湖荡十八鲜之说,兼有加工精细,烹饪有法,其味鲜美,今日见识了。”
王老师为鲁菜名师,京西宾馆主厨多年,曾接待操办过多位国家元首的餐饮安排,国家大型宴会主办的顾问。在细细品尝蒲菜炖狮子头和鲫鱼粉丝后,放下筷子,缓缓品评:“中国八大菜系,先是川,鲁,粤,苏,形成较早,后有浙,闽,湘,徽,逐渐出名。主要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操作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并为社会公认的中国饮食菜肴流派。川菜麻辣鲜香,鲁菜味厚香浓,善海味,卤煮。苏菜有南北之分,主要为淮扬菜,淮扬菜最大特色是无特色。就象今天这桌菜肴,鲜香味美,咸淡适中,能调众口,南北皆宜,当为美食上乘,国宴设置菜肴选定淮扬菜风味是有一点道理的。”
王老师一番品评,燃起一片激情,黄秘书长端杯致敬,并由衷表示:王老师高见,我们长见识了。
王老师不慌不忙饮尽杯中酒:“这些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其中式餐饮也在欧美各国登场,但有区别,美国纽约州大小一百多家中餐馆,川菜为主,粤菜次之,唯淮扬菜并不多见。欧美多食肉类,尤其是牛肉等高蛋白肉类为主食,辅以小麦制品,面包,他们烹饪食物基本不用热炒的方式,感觉选材,调味,刀功,烹饪手法太复杂,而多用煮,炸,煎,烤,以至对淮扬菜的精致烹饪难以认知和适应。当然一旦有外国人经一段时间适应,是足以能够接受淮扬菜美食的,淮扬美食,未来可期。”
秦老师打量着满桌菜肴,意味深长的对林区长说道:“区长可知,我们美食界的师爷沈京似先生就是淮安区人,”秦老师此话一出,众人皆聆听关注起来。秦老师接着话头,缓缓道来:“近代有完整记载的美食家沈京似先生,1896年即出生在淮安区,是清代两淮盐运使之后,一辈子对淮扬菜的烹饪技艺有专门研究。抗战前沈先生迁居上海,在著名的风云人物董竹君开办的锦江饭店任主厨,当时的锦江饭店,川菜,鲁菜,粤菜,西餐主打,淮扬菜后来居上。相传即是杜月笙去锦江饭店吃饭都要提前预定。在白色恐怖最紧张时期,董竹君的锦江饭店曾与我党在上海的人员有过往来,陈赓就曾在锦江饭店住过,解放后陈赓曾拜访过董竹君。解放后陈毅市长请沈京似到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任中餐部主任,月薪240元,当时管理局拥有锦江,衡山,和平,长江,上海大厦,西郊宾馆,六大顶级饭店,沈先生设计制定菜谱。沈先生还是中国最早
为厨师晋升考核定级的主考人。沈先生1988年在上海去世,享年92岁。” 当代淮扬菜的奠基性人物是淮安区人,这是林区长和杨主任未曾关注到的。秦老师接着话题介绍:“当下餐饮界在菜肴的制作上,一面不断互融互通,创新发展,一面也有过分追求形制样式,花色品相,宫廷秘制类噱头,功夫下到了菜肴之外。今天品尝的这家饭庄,师傅再三强调是家常菜,土菜,就有这方面的涵义。美食在民间,在大众的餐桌上,并不在宴席的厅堂里,也不在美食专家品评的席位上。重形式,讲排场的宴会厅堂上是不可能,也没有办法端上这些本色的美味佳肴的。”秦老师语毕,端杯向胡师傅:“今天这桌菜你用心了,望保持这种特色,淮扬美食的精华就在淮安区,在你这里。”胡师傅听了大为感动,连连起身拱手致谢。林区长亦斟满杯中酒,起身对三位老师和周部长的一番品评抬爱表示感谢,受益匪浅。饮尽了杯中酒。
餐厅内洋溢着一片和谐热烈的气氛,此时服务员又上了一盆羹汤,胡师傅介绍这是用冰糖炖制的芡实野菱羹,是用湖荡中生长的芡实,也叫鸡头米,和野生菱角米熬制,薄芡藕粉,早先是民间补品,有养肾强身作用,野菱米是润肺清喉的,水乡人家招待客人常用此羹汤,不用一滴油,取其清香甜爽。
杨主任,这位胡师傅的老食客,今天也被眼前的场景折服了,品尝了每道菜肴,各有风味,特征。蒲菜炖肉圆分明就是家常菜,今天用来突出了淮菜狮子头鲜美和淮安独有的蒲菜醇香嫩爽的口味。鲫鱼粉丝,鲜美入味,佐以面饼,食欲大增。这芡实野菱羹可是头一回见。鸡头米,野菱羹入口竟感觉到了湖荡中的清新气息。林区长品尝羹汤后,拿过黄秘书长面前小碗为他舀了一碗递上,连呼尝尝野生菱角和鸡头米的清香。黄秘书长又招呼周部长几人舀羹品尝。
周部长放下筷子,感慨说道:“今天菜式,貌似普通,寻常,但能做到每道菜均有不同口味,风格,都具有鲜,香,嫩,爽,味美,实属不易。”转身向身旁的王老师:“有几道菜琢磨一下还是应该能入贵宾席的。”
宴席尾声,服务员为每位宾客端上了一小碗添了雪菜肉丝的阳春面,虽说此时腹中都了无饥饿感,还是吃下了这碗香喷喷的阳春面。九点结束。客人被安排回市内宾馆休息,林区长用车将杨主任送到家后,再返回家中。
六
深秋的一天,老杨照例晨起散步到古城墙公园,几圈转毕,坐廊桥歇息,习惯的摸出手机,打开头条浏览新消息,忽见11月8日的新华日报消息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宣:淮安市成功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