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bing3诸四夷,不与同中国①。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wu4人②。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③;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④。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fu2人之性⑤,菑zai1必逮dai4夫身⑥。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⑦。

【注释】
①唯仁人放流之,迸bing3诸四夷,不与同中国:言唯仁人之君,能放而天下咸服是也。迸,逐也。
②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既放此蔽贤之人远在四夷,是仁人能爱善人,恶不善之人。
③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命,怠慢,轻慢。此谓凡庸小人,见此贤人而不能举进于君。假设举之,又不能使在其己之先,是为慢也。谓轻慢于举人也。
④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此谓小人见不善之人而不能抑退之。假令抑退之,而不能使远退之。过者,言是愆qian1过之人也。
⑤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拂,违逆,悖逆。孔颖达疏:“若如此者,是谓拂戾善人之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拂,逆也。好善而恶恶,人之性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
⑥菑zai1必逮夫身:菑,通“灾”。逮,到来。夫,指示形容词,彼、此。孔颖达疏:“逮,及也。如此,灾必及夫身矣。《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⑦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道,谓所由行孝悌仁义之大道也。言此孝悌仁义,必由行忠信以得之,由身骄泰以失之也。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①。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③;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④;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⑤。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⑥。”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⑦。长zhang3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⑧;彼为善之⑨。小人之使为国家,菑zai11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⑩。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①生财至足矣:上文“大道”,谓孝悌仁义之道,此言人君生殖其财,有大道之理,则下之所云者是也。“生之者众”者,谓为农桑多也。“食之者寡”者,谓减省无用之费也。“为之者疾”者,谓百姓急营农桑事业也。“用之者舒”者,谓君上缓於营造费用也。“则财恒足矣”者,言人君能如此,则国用恒足。
②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以财发身”者,谓仁德之君,以财散施 发起身之令名也。“不仁者以身发财”者,言不仁之人,唯在吝啬,务於积聚,劳役其身,发起其财。此在治家、治国、天下之科,皆谓人君也。发,犹起也。
③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言在上人君好以仁道接下,其下感君仁恩,无有不爱好于义,使事皆得其宜也。
④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言下好义,必能忠于上,所执之事,必有始有终也。
⑤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又为人君作譬也。君若行仁,民必报义,义必终事。譬如人君有府库之财,必还为所用也,故云“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⑥孟献子曰: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mie4。畜马乘sheng4,具备车马。畜,具备。乘,一车四马。伐冰之家,谓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伐,凿。百乘之家,谓卿大夫有采cai4地者也。聚敛之臣,言善于搜刮之臣。盗臣,盗取公家财货之臣。以盗臣但害财,聚敛之臣则害义也。
⑦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言若能如上所言,是国家之利,但以义事为国家利也。
⑧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朱熹:“自,由也。言由小人道之也。”俞樾yue4:“必自小人,必用小人也。”言治理国家者,犹致力于聚敛财货,必由小人导之也。
⑨彼为善之:俞樾《群经平议》:“彼,当以小人言。申说上文必用小人之故。言长国家而务财用,所以必用小人者,以务财用之事,惟彼为善之也。”
⑩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菑害并至,言天灾人祸并至也。善者,贤能者。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李新萍
渔夫 野鹤 冰冰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3.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