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典型性
——简谈贾瑞
文/刘建英

跟着济南读书协会的《致敬经典•德生解读红楼》,读到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时,贾瑞出现了。纵观他在整个学闹过程中的言行,就给人留下一个品行不端的印象。
读到了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时,知道了他竟然还是个好色之徒,有流氓之举,居然还是对本家的嫂子。对贾瑞更加厌恶、唾弃。
随着读书的进程,读到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設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后,而对死于自我情欲的火焰中的贾瑞,—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竟产生了可悲、可叹、怜悯之感。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贾瑞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年代、不幸的环境、不幸的家庭。
原来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因为贾代儒一生没有考取个功名,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贾瑞身上,完全忽略了贾瑞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贾瑞没有父母,没有人去关心他成长过程中的枝枝叶叶,没有人去观察他的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心中的话也无处去说。他是孤独至极。在封建社会,贾瑞已经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可贾代儒痴心于考功名 着了魔,哪还有其他杂念。
人的一生是由童年、少年、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期组成。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变化。而人生成长变化最大的是青少年和青年时期。这个时期无论是身高、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最大,是最引人关注的阶段。
20岁左右是男性荷尔蒙最旺盛的时期,贾瑞正处于这个阶段。没有父母,没有人去关心贾瑞的变化,他没有倾诉对象,面对严厉的爷爷,他只有压在心底,对异性的追逐和需要,他只有压在心底,默默的煎熬着。

贾瑞整日泡在书本之中,使他的思想既幼稚又自我清高。他仰慕出身高贵又漂亮的王熙凤,当他第一追王熙凤时,被极会应酬的王熙凤的几句话就迷住了,半个身上都木了,竟误以为真。哪里知道王熙凤内心对他是何等的厌恶,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痴情的贾瑞对王熙凤着了魔。王熙凤的先后二次对他深刻教训,他也清醒过来,但他不愿接受现实,情欲的苦难煎熬失去了理智,依然沉浸自我设置的情欲世界,下流之极、丑态百出,直到死去。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贾瑞在《红楼梦》中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曹雪芹却把他写得栩栩如生,并藉此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个方面,给世人以警醒。曹雪芹正是通过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揭示世间万象,把《红楼梦》写得异常丰满。
曹雪芹通过贾瑞这一人物,把处于青春期的贾瑞情欲的心理动态、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等细节描写的十分到位。把青春期的性的教育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常态,有极好的启示。
当下,尤其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不要只盯着成绩的高低。多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做孩子的知心人,让孩子真真正正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经典启迪人生,让贾瑞的悲剧不要重演。
2024.3.3下午草
2024.3.5.修改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