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坛的蔷薇,李冶的心事
梦在远方
激情的蔷薇花
借着夏天的阳光,潜滋暗长
攀上了高低错落的围墙
延伸在你一帘幽梦的窗棂上
一群群一簇簇的美丽绽放
一朵朵一片片的凋零忧伤
那不可遏止的开放让人吃惊
那转瞬即失的凋谢惹人惆怅
李白的《怨情》为青春易逝而写
落笔细腻,至今仍是千古绝唱: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李季兰54岁的人生
因曾“上诗朱泚”这个唐朝的判将
被唐德宗下令扑杀于宫庭乱棒
给中华诗坛
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
不知心恨谁?
成为被封建礼教
迫害女人的典型形象
李冶的人生悲剧
开始于她六岁时
一个夏天对啬薇花的胡思乱想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这段时间应该是她一生
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同时也为她的人生
聚来了雾一样的迷茫
父亲将她送进了道观
茶圣陆羽,皎然大和尚
《风雪夜归人》的刘长卿
失意隐居的名士朱放
走马灯似地在她举舞弄清影中摇晃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这个用“心灵生活”的女人
在“云鬟散,木枯荣”的红尘烟火中
终于用青春赌来了诗名远播
惊动了当朝皇上(唐德宗)
年过四旬应召入宫充当女官
用才艺为皇家粉饰太平,装点辉煌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
朱泚发动泾原兵变,称帝判唐
可能摄于胁迫,委身写诗:
“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
表达着乱世佳人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人生彷徨
“不睹河阳一县花”
是一个弱女子的家国情怀
“空见青山三两点”
是一个女冠诗人
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
大字不识几个的朱沘
读不懂他的诗句
读懂他诗句的唐德宗
觉得李冶的“空见青山三两点”
让他这个大唐天子脸上无光
于是乱棒齐下
让李冶这朵失架的啬微花
化成春泥,
后人用唐诗《句》
这种中国诗坛
最独特的形式和模样
纵横勾连
将红颜薄命的心事
点缀着历史风云的苍桑
在宋人陈应行编辑《吟窗杂录》中
资治通鉴着中国历史的妇女解放
再以诗歌的名义
闪烁于历史星空
灿烂于百草群芳,花的海洋
句也成句,章也成章
原生态摘录,寄给远方
原生态摘录,寄给远方: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
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卧病》)
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陷贼寄故人》)
不睹河阳一县花
空见青山三两点。
《寄房明府》,以上俱见《吟窗杂录》)
歌曰:
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我怕会打扰你的生活
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我怕说出来彼此更难过
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再喜欢也只能远远的看着
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找不到合适的身份和资格
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像宇宙星河永远激不起浪花朵朵,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像冰山雪莲不会盛开在我的院落,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像火车轨道永远不会有轮船驶过。
我想你了但我不能说
像喜马拉雅山顶
永远不会有万家灯火
2024年3月6日于印心书屋

作者简介

梦在远方: 中学教师,崇尚简约,追慕陶行知的平民教育理念,高山仰之(止),景行行之(止),虽不能至,心向往至。
主播简介

凤凰之歌,中共党员,1945年1月8日出生,2000年公务员退休,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人,热爱唱歌、朗诵,愿用优美的声音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直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