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没有回头路,但回过头来终究会遇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刻。由于旅行线路在途中更改,我们本意是从达州到湖北恩施,看一看恩施大峡谷和土家女儿城,经过长时间的坐车,爱人说太远了,不想去了,其实是觉得我一个人开车劳累。不去恩施大峡谷,那就去巴山大峡谷。我们是随意行,便从达州又转回到宣汉县,到巴山大峡谷游玩一番。
巴山大峡谷,早已听闻这个旅游景区,在这个丘陵,低山,谷沟交错的巴山地区,从地理上得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暖带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温暖湿润。
我们的车子在山区穿越,大清早,从天气预报上看属于晴天,可是在山区地带,大雾迷茫,一百公里的路程,开了近两个小时,巴山大峡谷,我们从高处开往地处,一路的下坡拐弯,山水一程,层峦叠翠。山不高,水相连,一路沿着河沟,迂回前行,山路忽然一转,到向阳处,云开雾散,一帘青山秀水映入眼前。还不到巴山大峡谷,便有了云来山舞纱,云去景如画,山峦云雾绕,云伴山腰下的感觉。
我们在这个云雾缭绕的山区穿行了两个小时,便来到巴山大峡谷景区,停好车子,做了一下简单的休整。换好衣服,准备游玩巴山大峡谷。由于山上的气温不算冷,怕等会儿爬山时热,我们脱掉棉袄,穿保暖衣轻装上阵。
这是四川宣汉县的巴山山水,是个4A级国家森林公园。有两条旅游线路,从资料上查到旅游需要两天的时间,我们安排是一天,于是便选择了A线旅游,大象洞景点和桃溪谷景点。
山川峡谷旅游,大多数人选择是夏季,而我们是反季旅游,来这里的人并不多。我们将车子直接开到售票中心的上方。注意,在游客接待中心有很多停车场,但是开到上方更好一点,因为大多人都把车子停在游客接待中心的下方,还要走很远约一里多路的距离。
一排又一排的土家吊脚楼,木质的建筑卧进翠绿的褶皱的山前,门牌上,全是土家的特色,八大碗,土家蜂蜜,老腊肉,苞谷酒,琳琅满目,七拐八拐,才到售票处。
其实土家人和我们汉族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服饰上有差异罢了,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许多土家人衣着和我们一样。只有在节日才穿他们特有的民族服饰。
停好车,往下走,到售票中心买票。大象洞门票,桃溪谷门票和桃溪谷交通的观光车票,合计为120元每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不可模仿的神话,大象洞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喀斯特地形的天然溶洞,千回百转从山顶通到山脚底下。洞口犹如一个椭圆形的门扇,进得门去,顺着石阶往下,奇异的景观映入眼帘,彩虹台阶,奇怪的钟乳石,有的酷似蘑菇,长在石崖之上。有的长得像一个古树,也有的像瀑布,像山脉,像河流,像湖泊,这个钙化沉积的溶洞,走下台阶之后,忽然宽阔起来,洞内一个巨大的钟乳石,形似大象,原来这个大象洞,并没有住过大象,那么小的洞口,大象是不可能进来的。溶洞内宽阔处非常宽阔,而狭窄处仅仅只能一个人走过,身体肥胖者常需要侧身而过,高大处十几米,低矮处会碰头,这些奇特的景观,在绚丽的灯光照耀下,形态各异,变化万千。奇怪的石头,幻影的灯光,恍惚如梦,穿越了千年的仙境,我不禁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或许这里曾住过仙人!
游览了大象洞,才明白真正的含义,难怪这个巴山深处的奇洞被称为大象洞。原来真正的用意源于老子道德经上的“大象无形”,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景象,往往不拘一格,真正的气象万千被大象洞展现得淋漓尽致。好一个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这是我们人类无法建造的景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从大象洞出来,我们坐上了去桃溪谷的旅游观光车,听着导游讲解着桃溪谷的风景,路上依然是苍翠,河水潺潺,好不雅致。快到桃溪谷景区时,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震撼了游人,原来是一伙穿着民族服饰的土家人在表演“薅草锣鼓”,有人在唱歌,边唱边敲,因为要赶时间,我们没有太多的逗留,这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鼓声,增加了桃溪谷的文化气氛。
观光车把我们送到桃溪谷门口,剩下的便是步行游览的行程。
这是一条隐藏在大巴山深处的幽静神谷,在山外,我们忽略了季节,进入山谷,立即感觉到一种湿冷的空气,桃溪谷,谷长水清,绿植常年覆盖,由于是早春,游人稀少,峡谷内更显得幽静,我们身上感到有点冷,不觉加快了步伐,尽量加大运动量,让身体发热。
我们用脚步丈量美景,奇峰,奇石,秀水,飞瀑,一会儿悬崖绝壁,一会儿林间小道,我们随着溪水的流淌声,在幽谷内穿越,不一会儿,身上发热,已经没有了冷感,只觉得整个空气的潮湿。一路的峡谷之中,看不到阳光,奇怪的是,这种常年不见阳光的峡谷内,绿植却是异常的鲜绿。
常年的流水侵蚀形成了鱼泉河地缝式的峡谷,水声潺潺,那些不知从什么地方流出的水,汇聚在一起,迂回婉转,从断层和石崖挤压的缝隙中长出的植物,我无法认出它们,总体来说,这种景观在我们北方是看不到的。
从鸳鸯桥廊独步前行,沿着鱼泉峡谷,经过新月桥,定心石,鱼泉吊桥以及鱼泉洞,大约一个小时的平缓路程,到达鱼泉人家后,就需要爬山了,全部是台阶式的路程,迂回向上,坡陡弯急,没有多长时间,便气喘吁吁,热汗直流,宽阔地带可看见明媚的阳光,约一个小时,我们便爬到了山顶,然后又是一段较为平坦的半空悬廊。
在悬崖断壁上,一条迂回的高空栈道,旅游指示牌的名字上写着:大红崖栈道,悬在半空之中,幸亏一边有栏杆护着,靠山的一面,部分危险地段还打了铁链,手扶着铁链走过,在玻璃栈道那一段,眼睛是不能向下看的,看了头会发晕。
爱人心惊胆战地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种地方了,头晕不说,脚下有时也不听使唤,一手拉着铁链,一手来回换着,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段高空栈道。
我给她说,其实过这种高空栈道的时候,眼睛尽量平视远方的山峦,不要看脚下,这样才不会害怕。但这种路程,越是害怕,人越是不由自主地想看脚下,生怕踩空,其实有栏杆,脚下是踩不空的。
过了高空栈道,再向上走,便进入画架沟的观光电梯处。
这座安装在悬崖上的高达一百六七十米的高空电梯,真正实现了人类的构想。
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前多年,有两个人在一块吹牛,一个说自己接了一个大工程,给太平洋装围栏,另一个说他也接了一个大工程,给珠穆朗玛峰装电梯,人们想上珠穆朗玛峰时,可以坐电梯直接上去。这种吹牛的笑料竟然在这里得以演示。
坐电梯到画架沟每人二十元,长时间的跋山涉水,已经很累了,我们坐电梯直达画架沟,又是一幅地缝式的山水画廊。不由我诗兴大发,写下几首粗糙的诗句:
巴山大峡谷(一)
一条深沟一线天,
巴山画架画巴山,
清水调色润画盘,
人在画中神似仙。
(二)
漫步画架沟,
人在画中游,
峰回路转处,
蜀水不回头。
游完画架沟,又一程索道把我们送回山下的游客中心,然后再乘景区的大巴车返回大象洞景区门口,每人十元。从索道返回大象洞时,只见大巴车穿梭于土家的楼层之中,没有一条大路,在土家村子中七拐八拐,我还以为是进了村子,要是不熟悉路线的人是拐不出去的。这种被称为大路的返回路线,会让你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