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越六省的文化之旅(散记之十二)
二月梅
赴盐城瞻仰新四军纪念馆

作为很喜欢军史、战史的我,很早对盐城新四军军部、新四军纪念馆是一直惦念着的,也始终想找个机会去看一次。这次出行进入江苏境内,要去盐城看新四军纪念馆也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了。
盐城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是著名的产盐盛地,早在西汉时期就被称为盐渎,是中国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1935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南方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同年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项英任书记,陈毅任副书记,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江西南昌,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全军共1万多人,而后在苏皖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对日作战的很大胜利,但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不安和恐慌。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奉命率所属部队北移,在皖南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的围袭,即“皖南事变”。后又重新组建新四军,盐城即是新四军重建之地,新四军纪念馆就是反映新四军发展和重建的这一过程。

2023年11月16日一早,我们从淮安出发,九点半即到达了盐城。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是全面、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三部分组成,占地120余亩,展览面积9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多件。我们进入展览馆广场,首先看到的是一尊士兵雕像,在高大厚重的石基上,一位英姿勃发的新四军战士,身背长枪,手握军号,面向太阳吹响号角,象征着新四军东征盐城,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定信仰和不屈精神。雕塑后面是有李先念亲笔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纪念碑高大雄伟,巍峨壮观。

拾阶而上,进入展览大厅,展厅内运用声光电等各种手段展陈、再现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整个展览分为“进军华中、重建军部、坚持抗战、反攻作战”四个部分,特别是重建军部部分着重讲了,1941年1月4日发生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部队9000人,仅2000人先后突围,其余均被俘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党中央同国民党进行了严正交涉,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致哀诗,严厉谴责国民党的残无人道。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我们在此也看到了重建新四军的全过程。

这次瞻仰新四军纪念馆还搞清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为什么要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因为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胜利会师,开辟了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和华中两地的战略联系。1940年11月23日,刘少奇、陈毅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和中原局机关迁至盐城,因盐城地势低平,河网交错,海岸线平直,基本无港口,不利于日伪机械化部队和大兵团运动作战,盐城同其他地区相比,不仅是日军和国民党军势力较为薄弱的地区,而且也是大江南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所以重建新四军军部就定在了盐城,是以陈毅率领的六个团为骨干建立起来的。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新四军重建后,纵横驰骋于江淮大地,取得了对日作战和与国民党军作战的多次重大胜利,很快发展为20多万人,后又发展为第三野战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在新四军纪念馆左侧不远处、原泰山庙里即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机关旧址,里面开设了刘少奇、陈毅生平图片和黄克诚大将生平图片陈列,真实的记录了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在此指挥新四军驰骋江淮大地的历史场景,使每一个来参观的人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
离开新四军纪念馆,心情久久难以平息,故又书诗一首,表达心情:
千古奇冤泾县边,皖南将士血流川。
离经负信失人性,守正持真昭世寰。
帅令速颁新帜树,锐师再造啸风还。
江淮纵横百杀勇,从此收拾半壁山。








(待续)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