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对联资料第十期
根据网络和相关书籍编辑整理
整理人:溪水 日月-

十(对联)禁忌
联律通则列举了对联的三个避忌:即合掌、不规则重字、上联尾三仄和下联尾三平。但除此之处,对联还有很多需要尽量避免现象。关于对联的禁忌列举如下:

1、忌同声落脚、同声收尾。
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
马蹄韵也称马蹄格。简单地说,即“仄顶仄,平顶平”的规则。
比如七字联的平仄格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马蹄韵的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两平两仄交替即刻)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声落脚就是针对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
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
同声落脚的联例: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这里的倒,倒,好,都是仄声,而联的深,深,音都是平声,
这就是犯了同声落脚了
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要求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且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
一般来说,上联以仄结尾,下联以平结尾

2、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下联尾三平、上联尾三仄: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或仄声,也叫三平(仄)调,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韵律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特别是对于五言七言的对联,若后三字均为平(仄)声时,违背了听觉上的审美观。
吉日烛红地放彩;
仄仄仄平仄仄仄
良辰酒绿星生辉。
平平仄仄平平平
这是一副婚联,上下联最后三个字,要么全仄声,要么全平声,犯了三仄尾和三平尾的毛病。由于上联规定要仄声结尾,下联规定要平声结尾,所以尾三仄只会出现在上联,尾三平的情况只会出现在下联。一般而言,除意思需要实在不好修改的特殊情况,可以允许上联尾三仄的出现,但决不允许下联尾三平。
至于三仄尾,除了三种同声调的需要避免以外,其余的可以放宽。
因为仄声韵还有三调的变化,在听觉上不会产生单调的感觉,而三同声不仅在听觉上感觉单调,
比如连续的三去声,语调生硬,读来拗口,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因出现三同声仄韵的概率比较小,所以可不忌。但如果是参加联赛或者比较正规的对联活动,则是必须要避免的情况。

3、 忌孤平
关于孤平,有两种论断
1、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个字如用仄声字,即出现“仄平仄仄平”,即犯了孤平。
七言是五言的扩大,平移到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中的字,就是第三个字,也是如用了仄声字,也是孤平了
此说还包括了反面论述,即只有这种平脚句(脚是指最后一字,如一平脚句、两平脚句等)或说平收句中,才有所谓“孤平”一说,
在仄脚句中,即使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而只算拗格。王力举例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等为例。
2、孤平:句中(除首尾)二仄夹一平的都是“孤平”,而且不管是不是平、仄脚句。这一说法就比王力说严的多了,涉及的句式差不多是全部,涉及的字则是绝大部分。
(启功说)
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的句子,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几音,尚不显呆板,所以可以通融.在联律中可以放宽要求,只要音节交替,有人认为可以不避孤平孤仄之说,但我们作联的时候,如非不得已,尽量避免孤平。

4、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十(对联)禁忌
联律通则列举了对联的三个避忌:即合掌、不规则重字、上联尾三仄和下联尾三平。但除此之处,对联还有很多需要尽量避免现象。关于对联的禁忌列举如下:
1、忌同声落脚、同声收尾。
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
马蹄韵也称马蹄格。简单地说,即“仄顶仄,平顶平”的规则。
比如七字联的平仄格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马蹄韵的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两平两仄交替即刻)
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声落脚就是针对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
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
同声落脚的联例: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这里的倒,倒,好,都是仄声,而联的深,深,音都是平声,
这就是犯了同声落脚了
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要求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且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
一般来说,上联以仄结尾,下联以平结尾
2、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下联尾三平、上联尾三仄: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
1)、对联中允许出现有规则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①、叠字:
世事纷纷
红尘滚滚
“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
修道是修心 心空即是涅槃岸
见因如见果 果苦莫如地狱人
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
②、有规则重字: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
上联重“山”,下联在同一位置上重“叶”字。
规则重字是楹联创作中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法,但上下联中不规则重某一字是不允许的。
③、允许“之、乎、者、也”等虚字同位重复,
如: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虎贲三千 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 重开尧舜之天
漏网之鱼 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 宇内尚无
④、个别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实词,也可以重复。
湖南岳阳楼就有这样一副: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重复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复之感,而且充分显示了岳阳楼的非凡气势。这种情形应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辞,但不是可以随便采用的。
⑤、换位格:
如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
联中的“它”与“你”,就是异位互重,属于同字换位。
门生天子
天子门生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2)不允许不规则重字,如“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①“同位重字”,也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上。若不是具备特别突出的强调作用或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则属于犯忌的类型。
例如: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勿恨人。
这里上下联中的“勿”即不具备特别的强调作用,也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可以用“莫”取而代之),那么就属于犯了“同位重字”的禁忌了。
百年恩爱双心结
百里姻缘一线牵
上下联同位重复“百”字,也应避免。
②“异位重字”,也就是不规则的异位重字,即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
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不规则重字是联作必须避免的,特别是长联创作,最容易出现重字现象。

5、忌合掌。
合掌:顾名思义,把左右手掌合起来,掌心对掌心,指尖对指尖,指根对指根称为合掌,又称雷同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若将广宇改为飞鹤,就不算合掌。
布谷声声催懒汉,
子规句句警闲人。
布谷-子规;声声-句句;催-警;懒汉-闲人。此为全合掌。
晨昏三叩首,
早晚一炉香。
晨昏-早晚。此为一处合掌。
情钟翰墨
意在文章
翰墨,本意的是笔和墨,后来泛指文章,与下联和文章二字意义重复。
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对表达的意境并无伤损的,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是可以适当放宽的。
万里长征欣比翼,
百年合好喜同心。
欣-喜,合掌,但比重少,可以允许。

6、忌上重下轻
对联是具有对称性的文体,上下联要保持平衡,或下联略强于上联,作联一定要忌上联气盛,下联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
如:
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下联弱了些

7、忌上下联无关
指上下联或上下联各分句之间意思不统一,各表其意,风马牛不相及,前言不搭后语,就象两个人在各自表达不同的心境或感受,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各自孤立存在,或关联性不强,难以表达完整的主题,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意境,造成联意脱节,对而不联,即:格调不同,也叫“隔”。
如: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花开并蒂
人贺同春
上联是贺新婚的联话,下联则是联春的意思,两两无关。不成为对。
囊无半卷书,心中羞涩
军备几颗弹,国内安宁
克勤克俭偕白头
晚婚晚育惜青春
“克勤克俭”与“偕白头”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克勤克俭”与“晚婚晚育”相对,也无浑然一体的结合。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上下联孤立存在,难以表述完整主题。

8、忌失替,失对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如: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起还要读良书
联中“起”对“略”为仄对仄,失对(上下相同联位置);起与要为二四位字同仄,失替(同一句中)了。
“失对”主要是指对联的上下同位关系未能遵循对联的规则而造成的不对应。失对分为韵律、词性、对仗、结构等方面,也是对联中最容易产生的毛病之一。

9、其它对联的禁忌:
除以上几条外,还有其它一些,如忌用典生僻、用词生僻、自造词语;喜庆联忌用不吉祥字眼;忌古今声混用;实用对联不切实际等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李新萍
渔夫 野鹤 冰冰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汪凤森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3.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