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原创首发】
三月兰
散文/许刚(山西)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尽管过了惊蛰,但气温还没有回升起来。人们还没有脱下冬天的棉服。
一天,我突然发现,摆放在阳台上的那盆兰花,发出嫩芽来。看见这盆兰花,不由地让我想起三年前,我在阳城镇江口村扶贫时的情形。
2017年5月份,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办公室主任,被组织安排到阳城镇江口村扶贫。阳城镇江口村是一个整体贫困村。由我负责包联的有三户。傅少少,男,65岁,残疾人,已丧失劳动能力。我为其办理了农村低保。管彤彤,女,78岁,五保户,我为其办理了农村低保,并享受五保户优惠政策。王会茹,53岁,丧偶,有一个儿子。还有公公婆婆。会茹的丈夫是独生子女。我为其办理了农村低保。为其公公婆婆办理了慢性病补贴,为其儿子申请了贫困学生两免一补。还为会茹争取到五亩花椒树苗,并在她所在的集镇一家私人企业,给她找到一份工作,月工资3000元左右。
会茹的娘家距离她所嫁的江口村有五里来路。当时会茹选择嫁给刘春喜,就是看上了春喜人憨厚老实。会茹有四个姐姐,一个弟弟。会茹家是当地有名的超生户,她爹跟小品《超生游击队》差不多,东躲西藏,生下了她的三个姐姐,她,还有一个弟弟。她爹顶着巨大的压力,非生下一个男娃不可。生不下男娃,绝不罢休。因超生,家里能搬动的,值几个钱的家具,都被乡政府计划生育办拍卖了,交了超生罚款。后来,把家里养的猪,牛,还有立柜,沙发,电视机、缝纫机都被拍卖了,顶了超生罚款。一直到生下了弟弟,她爹才到县计生服务站做了绝育手术。会茹她爹,我见过几次。当我问起他为什么非坚持生一个男孩时,他告诉我,这是他爹娘的意见。他就是他一个,没有兄弟姐妹。到他这辈,他爹娘说啥也得让他传续香火,生个男娃。他爹娘说了,钱算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人是无价之宝,只要有了人,就可以创造下一切。

在我帮扶会茹时,她的三个姐姐,一个弟弟都成了家,光景过得还挺不错!只有会茹的日子过得紧巴点,主要是老公病逝了。公公婆婆体弱多病,儿子还在上学。她便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会茹的老公病逝了,可会茹没有改嫁,没有撇下公婆不管。她农忙是下地干活,农闲时去打零工。为此,我总千方百计地帮助她,让她度过困难,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脱贫致富。
2020年3月,扶贫工作期满,我离开了阳城镇江口村,回到县城单位上班。在我离开江口村时,我去了一趟会茹家,跟她告别。在我离开会茹家时,会茹把一盆兰花交到我手上,让我一定要把这盆兰花带上。我几经推辞,只见会茹眼含泪花。于是,我便不再坚持,我把一百元钱强行塞到会茹手里,让她给公公婆婆买点营养品。
我告诉她,以后有啥事情,请给我打电话。我告诉她,脱贫攻坚任务算完成了,虽然以后不在村里住了,也许来的少了。但帮扶的责任并没有脱钩,仍然有责任继续帮扶你,让你不返贫,真脱贫。
在我离开江口村,离开会茹家以后,我还接到过会茹几次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她告诉我,她儿子考上大学了,她儿子大学毕业了,她儿子参加工作了。她公公婆婆有慢性病补助,身体也无大碍。她家的五亩花椒树已经挂果了,一年能收入上万元。我听到喜讯,感到欣慰。
会茹给我的那盆兰花,跟随我度过了春夏秋冬,经历过人生风雨。后来,我才明白会茹送我一盆兰花的良苦用心。
会茹,她希望我能像兰花一样,做一个淡泊名利,品德高尚的人。

作者简介:
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华夏诗词文学社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百灵分会理事,鼓浪屿分会理事,《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都市头条,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在报刊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