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六的风俗
王道海
一、送瘟神。在某些地区,正月十六是送走瘟神的吉日,因此会进行一些仪式,如在家中烧香、挂锁,以期驱逐瘟疫,带来健康。
二、走百病。这是一种传统的健康祈愿活动,人们在这一天会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走出家门,进行各种活动,如踏青、健身等,以期消除百病,带来健康。
三、走百灵。在鲁西南等地,人们会到孔庙、孟庙等庙宇烧香许愿,希望子女健康成长。
四、放灯。在正月十六的晚上,人们会将挂着的灯笼摘下来,象征着承接了所有的福气,并将其销毁,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
五、吃面条。正月十六吃面条是一种传统习俗,面条的顺滑寓意着新的一年好日子连绵不断。
六、不睡懒觉。人们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正月十六是一个新的开始,要早起,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这些风俗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的追求,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价值。
彩灯闪烁夜空红,焰火飞天爆仗鸣。
我在烟花疏影处,观星赏月画中行。
正月十七的风俗
王道海
一、人气日。这一天被认为与人的兴衰有关,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这一天有着不同的习俗,如中年人吃面条,寓意健康长寿。
二、落灯日。在元宵节后,人们会收起彩灯,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
三、收灯日。与落灯日相似,也是收起灯笼的时候,但与落灯日不同的是,收灯日更侧重于龙灯彩灯的集中和焚烧。
四、老鼠嫁妮日。在一些地区,正月十七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避免打开箱柜,以免打扰老鼠。
五、针刺日。这一天是女性的节日,人们会停止做针线活,以休息和保护眼睛。
六、白虎启齿日。也称为打小人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拜白虎,并打小人,寓意新的一年远离小人。
十七又逢人口日,阖家吃面岁绵长。
吉星高照辉明月,国泰民安福瑞祥。
正月十八的风俗
王道海
一、吃面条。面条象征着顺顺利利和财富绵绵不断,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条,寓意新的一年中一切顺利,财富不断。
二、吃团圆蛋。蛋是团聚和和美的象征,正月十八吃鸡蛋被称为“团圆蛋”,寓意健康成长、财源滚滚和健康长寿。
三、吃鱼。吃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正月十八吃鱼,尤其是鱼头,寓意开门红。
四、赛大猪。在潮汕和闽南地区,正月十八有赛大猪的习俗,人们通过赛大猪来祈求新的一年好年景,场面非常壮观。
五、拜医圣张仲景。相传正月十八是医圣张仲景的诞辰,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祈求健康和平安。
六、放风筝。放风筝意味着把晦气放走,迎来好运,风筝飞得越高,运气越好。
七、踩高跷。踩高跷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正月十八踩高跷,增添节日氛围。
八、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正月十八常见的庆祝活动,锣鼓喧天,龙狮共舞,非常热闹。
此外,还有女娲娘娘出游日等风俗活动。
正月十八夜色明,街头巷尾舞龙腾。
红男绿女高跷踩,锣鼓喧天喜气浓。

正月十九的风俗
王道海
一、门官诞。在正月十九,人们会祭拜门官正神,即土地神,以祈求家庭的兴旺和财运的顺遂。祭拜活动包括准备鲜花、糕点、水果等祭品,并在门口贴上红纸、灯笼等装饰物。
二、迎婆婆。在甘肃地区,正月十九是迎婆婆的日子,这是当地人十分重视的活动。从正月十五开始准备,各个村寨都会精心装扮婆婆神像。人们会从神像底部钻过,以求得婆婆的保佑。
三、城隍庙会。城隍庙会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每到正月十九,各地的城隍庙都会变得热闹非凡。清晨,锣鼓声敲响,人们开始准备庆祝活动。
四、燕九节。正月十九也是道教全真掌门人丘处机的诞辰,民间把这天称之为燕九节。在白云观等供奉丘处机的地方,人们会烧香祭拜,诚心祈福,希望能祛病延年,健康长寿。
五、接寿。出嫁的女儿要给父母送礼,希望父母能够健康平安,长命百岁。
六、忌剧烈运动。由于气温飘忽不定,此时忌讳从事剧烈运动,以避免伤寒容易入侵体内,从而导致生病。
时逢十九祭门官,庙会清晨响鼓欢。
天下太平神福佑,千家乐业万民安。
正月二十的风俗
王道海
一、补天节(天穿节)。这是为了纪念女娲娘娘补天的节日。在这一天,民间会有各种仪式,如在院子里或道场里画出谷仓,并在谷仓中间部位放置五谷杂粮,以及让小鸡刨食谷仓内的杂粮,以此象征粮食满仓。同时,家里的水缸也需装满,以表示财气和运气齐聚,预祝新的一年衣食无忧。
二、吃补天饼:在某些地区,如临潼一带,人们会在正月二十吃补天饼,这是一种纪念女娲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天神的敬仰。
三、祭拜“窑神爷”:在山西等地,人们会祭拜“窑神爷”,即煤矿的祖师爷。这一天被认为是“窑神爷”的生日,人们会杀猪宰羊,准备丰盛的祭品,以表达对“窑神爷”的尊敬,并希望生意兴隆。
四、祭祖。正月二十家家都会进行祭祖仪式,表达对先祖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五、祈福礼仪。这一天都会举行祈福礼仪,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女娲炼石补天日,祭祀娘娘画谷仓。
敬拜祖先三揖礼,迎新祈福岁安康。
正月二十一的风俗
王道海
一、麦子节:在一些北方地区,正月二十一被称为麦子节或麦子主日。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观察天气情况来预测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二、穿天节:在湖北襄樊,正月二十一是“穿天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穿天石的收集和佩戴,以及在汉江边游玩和食用煎饼等。
三、补天节:在某些地区,正月二十一也被称作“补天节”,这是为了纪念女娲补天的传说。在这一天,人们会将煎饼或其他圆形食品抛向天空,象征着补天,并在屋顶上放置面饼以示补天成功。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可能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上述内容仅代表部分地区的传统习俗。
青山绿水舞霞红,热带森林草木荣。
旖旎风光花染目,逍遥版纳觅诗情。

正月二十二的风俗
王道海
一、“金佛下凡”。在某些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正月二十二被认为是“金佛下凡”的日子,人们会通过特定的仪式来迎接“金佛”,以求得一年的好运和平安。
二、烤百病。这是西北地区的一个习俗,人们在正月二十二晚上会聚集在一起,燃烧篝火,以此来象征性地祛除身上的疾病,期望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
三、忌杀生。正月期间,畜生的轮回道会关闭,因此在这天避免杀生,以免影响畜生的轮回。
四、吃荞麦。在一些地区,正月二十二被称为“散甘节”,也是吃荞麦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制作荞麦面饸饹,以此祈求全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五、吃豆腐。在正月二十二,人们会吃豆腐因其谐音“都富”而寓意“福气安康”和“生活富足”。
六、“散甘”。在某些农村地区,尤其是内蒙古等地,正月二十二会有“散甘”的活动,这是一种祈雨仪式,人们会将秸秆插入特定地点,以期获得雨水滋润土地。寓意天降甘露,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散甘荞麦饸饹汤,祈雨求祥点印香。
金佛凡间施福瑞,消除疾病岁安康。
正月二十三的风俗活动
王道海
一、燎疳节。在一些地方,正月二十三被称为“燎疳节”,人们会在这一天点燃秸秆或蒿草等,形成大火,通过这种方式来祛除病毒,祈求健康平安。
二、跳干人。在西北地区,正月二十三晚上会有“跳干人”的习俗,人们将象征“小人”的纸人放入火堆中,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新的一年不受小人的困扰。
三、小填仓。正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填仓”节,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些仪式,如祭祀仓神,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四、休息日。这一天被认为是休息的日子,不仅人需要休息,家中的牲畜如老驴、老马等也会得到休息。
五、崇文古塔会。在泾阳等地,正月二十三是崇文古塔会的日子,人们会进行登塔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这个活动已经有400余年的历史,是当地传统节日风俗之一。
燎疳祛毒体安康,祭祀 粮神谷满仓。
传统文明挥日月,千年习俗史流芳。

正月二十四的风俗
王道海
1、吃馒头。吃馒头是许多地方的习俗,象征着团圆和生活的圆满。馒头不仅是食物,更寓意着蒸蒸日上。
2、喝鱼汤。北方地区有喝鱼汤的习俗,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寓意,如鲫鱼象征吉祥,鲢鱼寓意连年有余,鳜鱼象征富贵。
3、喝面片汤。北方地区有喝面片汤的习俗,做法简单,营养美味。
4、打粮囤。人们会在院子里用草木灰画同心圆,中间放上粮食,象征粮食丰收。
5、接金佛。这天是佛教中一位得道高僧的诞辰,僧众和百姓会为他上香上供,焚香祭拜,以求得到金佛的庇护。
6、迎姑婆。人们会举行活动纪念一位历史上拯救过许多人的女子,希望保佑民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珍馐美馔鲫鱼鲜,白面馒头口齿欢。
雨顺风调逢盛世,神灵庇佑岁平安。
惊蛰春雷醒
王道海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蛰”,指“藏伏”,昆虫入冬藏伏土中;“惊”指“惊醒”,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冰雪消融万物生,蛰惊虫醒响雷轻。
气温回暖萌田地,阡陌农夫早备耕。
正月二十六的风俗
王道海
一、“生菜会”,这是一种流传在中国广州、南海、顺德等地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习俗。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聚集一起食用生菜,寓意着迎接新年的美好开始和生机勃勃的生活状态。
二、“观音开库日”。观音菩萨在这一天会打开所有库门,允许人们借取财富和祈求福祉。因此,这一天也是佛教徒们到观音庙祈福的重要时刻。
三、忌杀生。为了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对观音菩萨的敬意,民间还有在正月二十六这天忌杀生的习俗,建议人们吃素斋以示虔诚。
四、忌借库不还。意味着借了别人的财物后要及时归还,以免在观音面前留下不好的记录。
五、正月二十六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祭拜观音,希望得到她的庇护和祝福,实现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
二月踏青去放生,吃斋祈福示虔诚。
神龙千古安天下,化雨和风五谷丰。

【作者简介】王道海,笔名逍遥,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楹联家协会会员,尚志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亚布力林业局文学社成员。曾供职于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现退休定居辽宁省大连市。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