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等雨也等你
蓝白领
生命里有一场等待
这是我一辈子的大事儿
如果你最终能够来
我的等待就不致于会落空
到那时你巧笑倩兮
我温柔地疼你,你也真心地疼我
你粉袖添香我们俩一起夜读书
我们相约一起逛学海登书山
赏花赏月亦赏心
那时的家是那么的温馨
有你也有我,我们俩相敬如宾
还有我们俩爱的结晶
一个女儿或者一个儿子
或者一儿一女一世情
游江山
等风等雨也等你,
赏花赏月亦赏心。
江山如画游不尽,
天地君师让人亲。
山山水水奇山水,
花花草草香袭人。
顺其自然知天命,
大道显化福寿临。
夜半无眠又添愁
原创 思念像风
还没读懂你饱含在眸子里的晶莹泪水
你就把笑容罥上了离别的枝头
扪心自问
我做错了什么?
试问天
为何不能长相守?
敢问路
离心上人还有多远?
夜半无眠又添新愁
这首诗就是贾岛的《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
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水,
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
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
世事未曾闻。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袁枚
好花半开
好花半开最适宜,
花若全绽必然死。
半耕半读可养人,
开开心心不自弃。
好花半开,美酒微醉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不是让我们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花鸟草虫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观长寿。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不从本心着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柳絮体媚无骨,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不了大事。
处世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若能每日静下心来仰望长天,观云听雨,笑迎秋月春风,就能达到豁达潇洒的精神境界,像那位无名的江上老翁一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红尘浊世之中,视富贵如清晨的薄雾,待浮名若空中的云烟,并由此而获致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开怀一笑天下事,闭口不论世上人
宋代高僧慈受禅师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种品格。
鹦鹉前头休多语,小人身边须慎行
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
修心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心闲临水知一乐,晓起入林寻鸟声
心中清闲清净,才能见水感到快乐,闻鸟鸣而开心。
身似菩提心似镜,云在青天水在瓶
禅的精神就是要立身于自己的心灵,不拘泥于外物的局限,不执着于世人的评说,最终要达到心中无一丝的杂念。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