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期间,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议案上。其中,一个提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希望国家建立对参战人员的特别优待机制。这不仅是对这些英勇战士的应有尊重,更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具体体现。
参战人员的特别优待机制,这一提议并非空穴来风。我国有着深厚的拥军优属传统,过去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将士为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这些退役的老兵们已步入晚年,他们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退役军人保障法,旨在加强退役军人的保障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军人这一职业成为全社会尊崇的对象。而在这部法律的开篇,便明确提出了国家应该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的特别优待机制。
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对参战退役军人的尊重和关怀,更是对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肯定。它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对今后参战的退役军人进行特别优待;二是对已经退役的老兵给予应有的关怀和照顾。
在我国反侵略、保和平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最近的一次便是1979年2月17日开始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如今,45年过去了,当年那些年轻的参战人员已经进入了老年时代。因此,尽快出台参战军人身份认定标准和程序,成为了当务之急。
俄罗斯在当前的战争中,对参战士兵的优待工作做得非常明确、细致和到位,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参战人员的深厚关怀和尊重。
历史上,我们的将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家人和亲人。因此,建立参战人员的特别优待机制,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更是对他们家人的慰藉和照顾。
目前,我尚未看到关于这一问题的具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但我衷心希望这一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进,让这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编辑,我时常从各种社会现象中寻找文章的灵感。而这次,从两会期间对参战人员特别优待机制的讨论中,我看到了一个深刻而感人的主题。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让这一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简介
孙学江(曾用笔名与昵称:樵夫、浩然、稼祥、东方、山东冠县孙学江等!)1983年10月入伍服役,1985年11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7年4月退出战场,1989年4月退出现役。
人生感悟:“岁月碾压欲成泥,成形煅烧方成器。生活沉淀一杯酒,完美无瑕做传奇。”
我是诗人,但我却没有诗人的基因;我不是诗人,我又总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完美,记录生活。
时日久了才知道,“大道至简,诸法自然,与时俱进,因果相传。”种下大豆不会收玉米。所谓古时候女人裹小脚,成吉思汗的赏罚略地,都是利用人类的欲望洗脑就范,成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做为人类社会的个体人来说,几十年后都是黄土一捧,或随人类社会青史留名,或随光阴岁月默默无闻。所以,只有时代英雄,没有英雄时代。
在这里有个观点说一下: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一个是旧事物的灭亡和嫁衣,道理都知道,但细思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