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汉初三杰对汉帝国政治集团的创建巩固的卓越贡献联想到的团队协调合作的重要性
[吾本布衣]
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从反秦到建立王朝仅用了八个春秋,是从一介布衣到一朝天子用时最短的,非常神速。他善于用人,善于听谏,念旧且豁达。封王封侯时,还史无前例的封了一位已战故女将军的母亲为侯,说明他对于女性的不歧视并尊重,这一点很难得。
说到善于用人,不得不说他的三个杰出人才。
其一,张良,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另一说沛郡(今安徽亳州)人。(生地存在争议,有待后证)他在反秦路上偶遇了刘邦,通过全面了解,他发现刘邦虽书读的不多,但悟性极高,很多战略上的布署只要张良提出,他就能看出门道并加以行动,比如:张良提出巩固大后方,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刘邦一方思量立即执行,为他后来从南阳西进入关中尊定了重要的基础。张良又提出合纵,找友军加盟,这从人数达到六万九千,其中己军两万四千,友军四万五千可以看出。汉帝国建立初期又以中央政治集团利益为核心制定了“白马之盟″,上演了一出连横,自此合纵连横完美收官。
其二,萧何,(?—前193)沛县丰邑中阳里(今属江苏丰县)人。他与刘邦可用三老比拟,即老乡、老同事、老战友,他俩的感情最为深厚。从刘邦自称沛公时,就深为拥护。义军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楚汉之争时,留守关中,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士兵、粮饷,汉帝国建立后成为大汉第一功臣。
其三,韩信,(?-前196年),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人,一流的军事家,善长治军,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在楚汉之争中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是击败楚军的关键。虽然后来韩信由齐王成楚王成淮阴侯,依然不能遮盖他杰出的军事才干,他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其不意,防不胜防。他避实就虚,声东击西之战术更是无人可及。为汉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纵观汉初三杰,都在追随刘邦并协同建立汉帝国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结局各有不同。
由此可联想到团队协调合作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呢。它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在团队中,大家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一个企业团队由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组成,包括工程师、设计师、市场营销人员和生产人员。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紧密合作,共同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协作,完美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样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像汉初三杰那样紧密围绕在以刘邦为中心的集团,打下了锦绣江山。刘邦知人善任,团队各尽其能,开创了布衣天下,盛世局面。
总上所说,一个企业领导者知人善任与团队协调合作环环相扣。
以史为镜,明己;以史为镜,明理;以史为镜,明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