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人情世故
作者:沈丽宇
“人情如把锯(读“盖”音),你一拉我一勒”
“礼多人不怪”
“大方大方有一方”
……
这是娘口中经常念叨的,娘心中的人情世故必定就是为人处世,你来我往。
年少的时候,家里经济颇为拮据,碰上家里来客人,娘总会想方设法端出来一些零食招待,譬如瓜子、花生和笔杆子糖什么的。娘的零食藏在了小卧房的两门大壁柜里面,壁柜需要用一枚长长的吊着红绸子的铜钥匙开,开柜子门的方法也很讲究,娘把带齿的那节推进锁眼,向上一撬再一拉,便开了。我嘴馋,有次趁娘外出,从枕头底下偷出钥匙,一顿胡撬,硬是没有打开,听到屋外有响动,吓出一身汗,赤着脚溜进娘房间,把钥匙塞进枕头底下。
因为有了小心思,只要娘去开壁柜,我就偷瞄,瞄得多了就会了。娘再出门,我像个里手,轻而易举地就打开了,壁柜分三层,第一层是衣服,整齐、干净、清爽;第二层还是衣服,只是多了一些书籍、人情薄和账本,我知道娘积攒起来的钱和粮票都夹在中间。而我最关心的是下层,有一个油缸,一个石灰坛子,还有就是几个黄纸包,我轻手轻脚打开一个纸包,里面是我最喜欢的猫屎筒,掂起指尖捏两筒,然后迅速把纸包还原。关好柜门,还好钥匙。尽管心如擂鼓,表面却装得若无其事,走出家门老远,我躲在叔叔家塘基边上美美品尝,妈妈并没有发现!后来几年,我用同样的手段偷偷拿过多次,暗自得瑟手段高明,妈妈从未察觉。
长大成人后,有一次和娘聊起往事,娘笑着说:哪能不知道呢,只是想起家里困难,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让你解馋。而后又叹口气道:也是家里底子薄没得办法,亏欠了你们呢!
是啊!爷爷奶奶去世早,父亲家贫,上邻下舍,亲戚里道,红白喜事、生日升学什么的,都是要去送人情的,省吃俭用的娘几十年如一日,送人情从不塌场。如果是收到别人的礼物,娘也要多加一点再回礼去。娘总是说,宁愿别人欠我,也不要我欠别人。娘收有几本人情薄,有的旧了也不扔,里面画满了勾勾。
我们兄姐仨在娘的熏陶下,对于人情这一块是尽量做到不相欠的。不会送的人情都找娘商量,该要送的娘也常常提前通知我们,怎么送,送多少一切听娘的,有娘作主,我们乐得自在,也从不担心欠着别人人情。
前年寒冬娘走的时候,上宁乡下宁乡的众多亲朋好友自发纷纷来送行,很多我熟悉的、不熟悉的抹着眼泪说我娘待人太好了,欠我娘的太多太多,桩桩件件数不完……
去年四月,堂姐姐去世,法事做了几天几夜我们鼎力帮助,因为我们牢记娘的叮嘱:娘生病住院时堂姐送过好几次饭菜,要记得她的好,日后有机会要感谢人家。娘的话犹如在耳畔,一想起就泪奔。
姨侄子要成亲了,喜酒定在了九月,很多事情我们都商量着办,诸事顺心顺意!婚礼前些日子,姐姐突然打电话问我:“按照家乡习俗,要接哪些长辈呢?有些什么样的礼性?”我竟无言以对。良久,姐姐轻轻说一声:唉,要是娘还在就好了!
作者简介
沈丽宇 , 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分会会员,宁乡市诗歌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各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