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 自我这只貔貅
文/梧闽
中国首善曹德旺先生,把自己比拟为貔貅,貔貅是神话中的神兽,中国人的精神偶像。貔貅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人类化身,而是一种精神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貔貅是由中国历史文献纪录、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构成的,代表了人们对好运、富足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貔貅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忠诚、勤俭、勇敢和威武不屈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中独一无二的重要元素,值得我们去弘扬。
上文是闽南'大易山庄'创始人沈杰斌先生的独到貔貅观…而我似乎另有衷肠…
乔布斯曾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云书曾经听过一句话“你只要在意别人的目光,你就会被别人控制。”
我们要为自己而活。
上面这尊貔貅,仰望着天空,表达了乔布斯的独立精神。雄狮猛虎总是,离群孤傲…活出自己的独立孑然个性!
“人生在世不称意”:这句话直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无论我们如何规划,如何期待,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这是一种人生的普遍现象,也是李白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李白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设想,也是他面对人生困境的一种应对方式。他选择放下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生困境的一种反抗。
这尊如马的貔貅,有自由的潇洒,不羁的向往…困不住跃跃欲前的奔腾之势!
爱因斯坦曾说:“在困难面前,我从未退缩过,因为我习惯在困难中寻找机会。”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困境中的机会和希望。
不怕艰难险阻是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神话,展示在貔貅的吼声中…
“人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平静。”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被外界的风雨所困扰,被晴天的喜悦所迷惑。
苏轼的这句诗提醒我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幻,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雨和晴天,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而后汲取力量,才有更好的奋斗。
虽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不屈不饶的貔貅仰望星空,不叹逝去的时光,凝膠凝露会等待还有'来日方长'的新黎明…石不破天不惊!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这句诗,如同晨星指引迷航者,告诉我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正如古人所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起点如何,都应怀抱梦想,勇往直前。
“你不能预测你的行动将怎样改变未来,但你可以相信这些点会在未来串联起来。”即使我们现在只是微小的存在,但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坚持,终有一天,我们的光芒会照亮前行的道路,成为那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己。
以上图片提供:沈杰斌先生
一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貔貅说的是“黑洞”、“白洞”理论。
即对于超级能量体“黑洞”、“白洞”而言,任何物体、能量都是只进不出,不能逃逸,连光也不能。
所以,古人的智慧是惊人的-一貔貅以有限之身,吸收消化无限之财富,其实蕴含“黑洞”、“白洞”的原理,即无穷小包含无穷大、无穷小与无穷大相统一的原理。
貔貅(音pixiu)是一种瑞兽,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於现世间。在传说中;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古代除舞龙、舞狮外,亦有舞貔貅。在道教《请神宝诰》文中,谓有一神只名讳为“先天辖落灵官王天君”,在上天除负有雷神之职,更统有百万“貔貅神将”,负责天上巡视工作,类似人间纠察工作,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睛,穿山破石捉妖精,收瘟摄毒伏群魔,防备妖魔鬼毒伏群魔,防备妖魔鬼怪、瘟疫、鬼魅扰乱天庭。在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传说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
咱中国人总爱自称是龙的传人,传说中的龙的第九子是貔貅,此时此刻,咱不妨也可以'随风潜入夜,梦若貔貅来。',嘿嘿!
中国篆刻名家林墨子作品《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