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美丽城中村——前周
文/周纪安
前周社区位于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街道,原为前周村,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城中村。
沙河澧河在彩虹桥西交汇,流经著名的“母猪圈”北去。“母猪圈”北岸有个相当古老的村庄,明朝时期村名为“湾周"。由于历史原因,“湾周”被分为前周和后周。前周社区紧靠沙澧河凤景区,金山路大桥和黄河路大桥分别在村东南和村东横跨沙河,风景秀丽,鸟语花香。

新时代文明的志愿者
前周社区有一支志愿者队伍。队员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家庭走进小区,打扫卫生,清理生活垃圾,抹楼道栏杆,救助困难户;照顾孤寡高龄老人,经常到他们家里打扫卫生、擦桌椅门窗、清除垃圾糞便、洗衣服、洗头理发、剪指甲,不怕脏不怕累,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
前周社区将每周五定为红色星期五。每到周五,志愿者就出现在在前周菜市场入口处。志愿者们由罗晓晓平带领,在人口聚集的地方挂好红色横幅,摆好理发椅子,为社区居民和素不相识的过路老人义务理发。他们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形成规矩。他们来自居民家庭,大都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娘。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酬无私奉献;走出家门开开心心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回到家里安安静静过日子。他们才是新时代文明的实践者,魅力无穷的奉献者。

组建一支心连心文艺队是社区一大亮点
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看的是支部”。
2021年,新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在赵俊杰书记兼主任带领下,制定了五年工作计划。几年来,两委班子一年一项新举措,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心往一处想,劲往处使,不愧为团结向上的战斗堡垒。为了活跃城中村居民文化生活,让毛泽东思想占阵文化阵地,向着同心协力、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社区组建一支心连心文艺队,由社区支委孟彦敏同志亲自负责。
组建草根心连心文艺队,并非一件很容易的工作。心连心文艺队成员大都是社区中老年人,没有文化基础,没有懂行的老师,没有经过文艺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可是,他们排练文艺节目的决心和毅力的确让人敬佩。
前周社区心连心文艺队排演的重头戏是情景剧《长征》。导演高彦老师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对文艺表演有丰富的径验。为了排好这个节目,他接受这个任务后,首先让演员们了解长征的历史:中央工农红军长征有四支队伍参加,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军长征起点在江西瑞金,终点在甘肃会宁。红军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开始,一九三六年十月结束,途经十四个省。我们熟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只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为什么要长征?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扣追击,保住革命的火种,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他们在排练节目时,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剧中大部分内容以造型为主,手眼身法步要求极其严格,每一个音符节拍和动作紧密相连。音乐响起,人固定在什么位置,动作如何不断变换。为认真排好这个节目,他们一丝不苟,每个动作每个环节都不放过。我曾多次在排练节目现场观摩,看到他们手眼身法步造型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变换,造型有动有静。导演要求严格,演员无怨无悔。
前周社区心连心文艺队的演员们不负众望,排练出一个个精彩节目,辛苦卓越的劳动,获得丰硕的果实,在漯河市文联组织的乡村振兴选拔赛中一举夺冠。
2023年,前周社区心连心文艺队参加了全国农民丰牧节演出,还多次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演出,赢得广大观众赞不绝口。
前周社区两委班子大力支持心连心文艺队。每次演出,赵俊杰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周鹏、赵英杰、郑艳娥等都给他们租公交车,带上食品、茶水始终跟随服务。对越自卫反击战二等功荣立者、老党员周宏彬也给他们助威鼓劲。
最难忘的是2023年12月21日,市、区有关部门组织“全国社区春晚”前周社区专场演出。一个半小时的专场演出,前周社区心连心文艺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实力。
这是一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草根性、趣味性、艺术性的演出。这是一支直接体现百姓生活的交响曲,是一台没有明星大腕却都是明星的文化盛会。
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情景剧巜长征》拉开序幕。社区支委孟彦敏的独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字正腔圆,把人们的心情带到那艰难困苦的历史年代,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诠释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023年10月22日,重阳节,心连心文艺队在前周社区首次向全社区居民汇报演出。主办单位是郾城区民政局,承办单位是漯河市幸福沙澧社区服务中心、前周社区田间照料中心等。郾城区民政局和有关部门领导亲临现场,向全社区老年人赠送礼品,把红色围巾围在老人的脖子上,与老人握手拥抱。此刻此景,让在场的人非常感动。赵爽主任发表讲话,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健康长寿。
演出开始,心连心文艺队献给大家的第一个节目,是自编自演的民俗节目《抬花轿》。那是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节目。孙金改、赵雪华、万会枝、周爱梅等一群老太婆,身穿名种各样的服装,手持各种道具,簇拥着大花轿,在喜庆的音乐声中缓缓走向舞台,展示她们的才华。
一曲响亮的《抬花轿》音乐奏起,前周社区戏迷付秋花演唱《抬花轿》唱段,把剧情推向高潮。王爱景扮演一个又瘸又拐、一脸大麻子的憨小伙儿,拉起花轿绳前走后退,左右摆动,表情滑嵇可笑的,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口哨声,观众们捧腹大笑。
薛桂花老太太拉住我的手我说;“我今年80多岁啦,来前周已经60多年,还没有见到咱庄还有人会表演节目。不看不知道,真是呱呱叫!”孙德运老师是个文艺爱好者,他说:“我看过不少演出,象前周社区心连心文艺队演得这么精彩、这么引人注目,还真不多见。他们的节目来自民间,切合实际,这些草根演员真是了不起。”
罗晓平、闫春罗等领舞的家风家教节目巜乳娘》和巜婆婆也是妈》,结合当地民间习俗,表演到位、细腻,让观众很受教育和启发,让“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心尽力尽孝”的理念深入人心。
前周社区心连心文艺队演出的节目溶入“柴米油盐酱醋茶”,源与生活,贴近生活,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演员们以辛勤的投入和热情的演出,给观众送去欢乐和艺术享受,受到社区居民高度认可。他们是草根演员,不是明星胜似明星,不讲出场费,无私奉献,不图回报,不愧为当代文明志愿者。
2023.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