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写格律诗
汪兴海
古典诗歌到了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固定的分类。主要分为两种:古体诗和格律诗。古体诗,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的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比较自由,以字数多少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格律诗,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分为律诗和绝句。
平仄。一般指拼音里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押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美和声调美。
用韵。经过《切韵》、《唐韵》、《广韵》的发展,一直延续下来的平水韵,是权威的现实用韵,泛指的格律诗用韵,通常指平水韵。《中华诗词》提出实行《平水韵》与新声韵的“双轨并行”的主张,就目前而言,是一个过渡时期,所以目前也用新声韵。
诗词律简谱轴,轴上两个符号为一节拍。
确定七绝平仄:1、在“诗词律简谱轴”(下称“简谱”)截取七个符号即得: 平平仄仄平平仄
在“简谱”上退二格取七个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2”得: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1”得: 平平仄仄平平仄
作业:1、从第三个“仄”起在简谱上取七个填入下格得:
退二格取得:
同“2”得:
看框中第二句三、四、五都是仄,连三仄在句中句前是允许的。放在最后叫“三仄脚”,一般格律诗里不出“三仄脚”。“三平调”在句前句中允许。
孤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或三个平声字被隔在三处)叫孤平。孤平是诗的大忌,“合掌”是对仗之大忌(略)。“三平调”、“三仄脚”应避免。
相对。看上框(图三):1、第一句第一节“仄仄”和第二节“平平”相对,同样第二节“平平”和第三节“仄仄”相对。其他句类推。2、第一句和第二句间,相应位置上的平仄相对。第三句和第四句同样。
相粘。两句为一联(1、2句为一联,3、4句为一联),联与联之间(2句和3句)的对应位置上的平仄相同,叫相粘。
作业:1、在下列诗中找出诗的韵字,再找出还有哪个押韵字,给诗的每一字标出平仄,平用“—”,仄用“I”,直接标在字头上。
饮湖上,初晴雨后(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下面诗中找出诗的韵字,再找出哪两个字押了该韵,再给每字标上平仄。
悼杨铨(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为下面的诗完成同样的答题。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完成同样的作业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同学们做的4道题,就是七绝的四种正格格式。
实践题,请同学们试写一首七绝。
创新题,同学们任将一种格式复制向下平移构成八句。这就是七律的框架,如果能把三四句和五六句写成两个对仗,这就是七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