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育秦:雷锋,没有远去 (散文诗)
春天来了,我又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1963年3月5日,一代伟人将他对一位普通战士的缅怀与敬意汇聚成朴实无华的七个字:“向雷锋同志学习”。
第一次听到雷锋的名字,就被他的事迹所感动。雷锋6岁时成了孤儿,凭着对党的忠诚,做了好事不留名,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干一行爱一行,车间里有他的微笑,黑土地上有他的足迹;他在推土机上追求理想和信念,佩戴大红花绽放出蓬勃的朝气;在方向盘上写满任务和责任,生活节俭却慷慨捐钱给灾区;他在新战友大会上的发言鼓舞士气,在营口写下入伍后的第一篇日记;他是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他是一颗钉、一滴水。他的名字传遍南北东西,他的精神如春潮滚滚,涌动神州大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云霄 ,人人都在做好事,个个都是活雷锋。我也曾雨夜去学校大礼堂关窗户,也曾在火车上帮列车员擦玻璃……
日子在指间滑走,岁月于风中飘过。曾经以为,雷锋只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会随着季节的变迁慢慢老去,可是当他像清风一样写意流动时,便搭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曾经以为,雷锋只是一本杂志的封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落下帷幕,可是当他像大地一样深沉浑厚时,便指出了一条光明的路。他的故事,成为亿万人心中的经典记忆,他的精神,浸润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细胞里。虽然时代已发生很大变化,但雷锋始终活在人民的心里,雷锋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平凡,到底有多长?雷锋用他的生命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伟大,到底有多远?雷锋用他的日记进行了最美的诠释。61年来,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熠熠生辉,神州大地学雷锋活动蓬勃发展,生生不息,持续滋润着一个民族的心田,催生着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延续。他们,或许是我们的左邻右舍,或许是朝夕相处的同事,或许是人海中的相遇相知,或许是从未谋面的可歌可泣,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持之以恒,勾画着平凡的一点一滴。你看:一座座雷锋纪念馆,雷锋车队,雷锋柜台,雷锋小学,雷锋社区,雷锋志愿者,雷锋爱心基金,雷锋高铁服务站,雷锋文化教育载体,成为星罗棋布的学习雷锋打卡地。如今,无数人化身为逆行者、奉献者、坚守者、传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
多年来,我坚持学雷锋,做好事,讲雷锋故事,做雷锋精神的践行人。我把珍藏了60年的《雷锋日记选》推荐给读者,被万荣县文旅局评为“最美讲书人”;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的“三晋讲书人”大赛中获得运城市第一名、山西省二等奖的荣誉。
雷锋,早已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首永远流行的歌,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人民的信念,一座时代的丰碑。2021年9月,“雷锋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永远载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藉。 雷锋并没有远去,他还是二十二岁,他的精神寿比日月、辉同星辰、永不过时,龙的子孙对雷锋的敬仰,天不会老、地不会荒。来吧,朋友,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心灵作笔,在新时代雷锋的故事里写下你的名字,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传承接续,让雷锋精神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2024年3月2日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