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庭 安徽作协会员 《读者》杂志首批签约作家。执教于高校中文系。出版小说、散文、随笔、寓言、童话、刊首语集等计14本,有文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多种语文教材和多种年选、双年选和精品选
位置与效果
张玉庭
A
有个趣题:“不可随处小便”与“小处不可随便”,一样吗?
答曰:不一样,前者全无深意,后者是意味深长的哲理。
请注意,同样的六个字,只因摆放的位置不同,即次序不同,其意便有了天壤之别。这说明什么?说明包含在“位置”中的深意,一点也不能小看。
如果小看了,肯定不妙!
B
是的,位置重要,正如一句老古话,饱汉不知饿汉饥-----饱汉只有出现在饿汉的位置上,才能体会到饿肚子的痛苦。
正如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小说通过王子与贫儿互换位置的情节,让至尊至贵的王子体验到了只有贫民才能体验到的种种悲酸,而那原本饥寒交迫的贫儿,则因此体验到了山珍海味纸醉金迷的“美妙”。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古代有个县官,为了说明自已箭法高超,常把犯人从牢中提出并绑在树上,然后瞄准犯人射箭,箭箭都擦着犯人的头皮飞过并钉在身后的树上,不幸的犯人们无一不吓得浑身发抖。突一日有个剃头匠来访,声称自已“身怀绝技”,能将剃刀高高抛起再伸手接住,剃得又快又好。县官不信,便命令剃头匠把自已绑好试试看。至于结果,便是剃头匠高高抛起亮闪闪的剃头刀,每当那刀即将落到县官头顶时再接住剃一下,如此几刀之后,那倒霉的县官早已吓得尿了一裤子,他恍然大悟,自此再不拿犯人开心。
C
更典型的是请关于一点的两个故事。
其一。北宋时,宋徽宗曾带领群臣上泰山祭天,祈望上苍保佑他江山永固。不料宋徽宗喝醉了酒,写“玉皇大帝”四字时居然把“玉”字上的一点位置“点”错了,点在了“大”字上,把个“玉皇大帝”写成了“王皇犬帝”!于是玉帝大怒,说了句“王皇可恕,犬帝难铙。”还派了一条赤须龙下凡,在北方建立了金国,而金兀术后来大举南侵,也就果然灭了北宋--堂而皇之的大宋皇帝宋徽宗,只因点错了一点的位置,便从此江山尽失,顿时沦落成了阶下囚。
其二。王羲之有个儿子叫王献之,曾长期随父习字,有一天,他觉得自已的字已练得差不多了,就写了个“大”字给父亲看,不料父亲没有表态,只是挥笔加了一点,使那个“大”字变成了“太”字。王献之不解其意,就拿着这个“太”字去问母亲,更不料母亲只看了一眼就说:“这个太字,我看就下边这一点点得有功夫!”王献之听罢大愧,从此再不敢怠慢,开始一笔一划从头练,直到也成了书法家。
一点,一点,以上都是由一点引发的故事,它足以告诉我们,人们常说的“各就各位”,“各安其位”,真的意味深长啊!
D
最后,请再看两个文学趣题:
(一) 大字加一点,是什么字?
最佳答案是:加在不同位置,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字,一个是太,一个是犬。再细词,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犬子----前者是龙的儿子,后者则是与狗的儿子,只因点的位置不一样,便顿时有了如此巨大的区别。
(二)有个男生叫刘庆庆,十分粗心,请问:该如何劝他改正这个缺点。
最佳答案是,故意把“刘庆庆”写成“刘厌厌”,然后对他说:“不就是点的位置不一样吗?”刘庆庆听了恍然大悟,这以后果然变得精细认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