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在洛阳启幕,同时启动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摄影采风活动。2024新春刚过,洛阳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就开启了探寻旅程,用光影聚焦大美河南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洛阳市和济源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在万佛山石窟.
3月2日,在洛阳市孟津区柴河社区,来自洛阳和济源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相约汇合,开始探访之行。沿着平洛古道,车从山脚下上升,山路两边的春意渐次浓烈。几分钟后,到达目的地。
万佛山石窟1号窟全貌
万佛山石窟古称石窟寺,清《重修石窟寺碑序》云:忆昔石窟寺,本号万佛山也。坐镇河阳西北,去城四十余里。北倚太行,南近混流(黄河),左枕黄岭(紫金山),右跨湛河(柴河)。乃古都洛阳之北门要塞也。
万佛山石窟1号窟东壁礼佛图局部
现存万佛山石窟分为上、下两寺院。上寺院建在半山腰,有大佛龛、莲花洞、双窟,下寺院有锣鼓洞和神游洞。53岁的张永军是孟津区西霞院街道柴河社区居民,他是万佛山石窟发掘的参与者、义务讲解员、文物保护员,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佛山石窟相守相伴三十余年。以敬仰虔诚之心,他向我们详细介绍起了这里的每一个精彩之处。
万佛山石窟3号窟北壁造像
上寺院东向摩崖大佛龛主像一佛二菩萨,释迦立佛经修复,通高4米余,其身材修长,略显倾斜,衣褶流畅,很可能是北魏宣武帝的形象化身。东侧南向莲花洞为一中型汉化三世佛窟,薄浮雕维摩文殊论道。菩提树下莲蓬上,佛传故事中的悉达多太子趺坐苦修。该窟造像相当精美,颇似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缩小版。莲花洞东邻为并列小型汉化三世佛双窟,造像组合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基本相同,洞口内两侧浮雕上下6层供养人像。北壁坛崖面浮雕一莲花薰炉并二供养比丘、二狮子。东、西壁坛崖面,形成两列向薰炉行进的贵族礼佛图,皆有榜无题。
万佛山石窟4号窟
下寺院的锣鼓洞,仅残留半截中心方塔柱,南壁一佛二菩萨像龛尚存。神游洞,为一小型汉化三世佛窟,过去、未来二世皆倚坐,即善跏趺坐。洞口内侧上方,高浮雕维摩文殊论道。两侧构成三层贵族供养人礼佛图。北壁坛下左右两列行进的贵族供养人礼佛图,阴刻题记:“石窟主比/丘僧洪遵”。
万佛山石窟2号窟东壁礼佛图造像局部
万佛山石窟双窟外立面力士造像
文保员张永军向游客介绍万佛山石窟名字的来历
在6号窟拍摄礼佛图
在石窟山脚下与大家分享“平洛古道”上曾经的跨越山河,一路向南
这是庄严肃穆之地,却也包容了烟火之气。山下路旁,小山村里,张永军的母亲每天也守护在这里,一日三餐与这里的沧桑故事相依相伴,也为一拨拔慕名而来的人们推开寺院斑驳的木门,吱呀开阖,涉进千年岁月的光芒中。(聂丽/文 洛阳、济源摄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