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近日,围绕《清闲三题》,徐同(语文报社原总编辑)、赵建功(语文报社原副社长)二位先生借微信方式致函,相互交流沟通。一个建议言直,表敬佩不藏己见;一个纳谏情真,述其由不饰己弊。后,徐同先生特别撰写《牍短情长》一文记之。现将一文三函完整刊发,以飨读者,管窥徐赵二位学者风范。
牍短情长
文/徐同
赵君建功,三晋名书家,挥毫舞墨数十春秋,画沙印泥,风骨独特,誉满龙城,斐声遐迩。君与余曾十年同仁,相知相惜,堪称忘年。今虽相隔千里,微信不断,情系笔墨。
近日余拙作《清闲三题》公诸于世,得建功君直言切谏,攻瑕指失,余三省而悟,受益匪浅。老而益壮,当为老自尊,严于律身,克己复礼,与时俱新矣。
今将吾与赵君往复尺牍三函公布于后,旨在说明“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东汉·崔瑗《座右铭》)之天经地义,于当世吾辈学人而言,兹事体大,超乎其上者,岂有他哉!
函1——【赵建功致徐同】
徐老师:您好!
在这个年龄,还思维敏捷,时有诗(词)作,着实令人钦佩!
提个小建议,供参考。窃以为尽可能减少注疏,甚至不要。您的作品,大多数人能读懂,个别地方不懂,让读者动动脑子,分析思考一下,或者查查资料,正其宜也。
不要总担心别人读不懂!既作诗(简洁易流传),又附上很长的注释,不是长策。
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趙建功冒昧上
2024年3月2日
函2——【徐同复趙建功】
建功:
阁下建言并非不当,亦无冒昧。古人浩瀚之诗词何有注疏,最多不过数言题记而已,今人亦步其后;添足者确有小觑读者之嫌。余并非不知其道,不解其礼。然所以每每注疏者,缘于余之诗词始为众许学生乃公诸于世。而三千弟子绝多未入黉门,少数登堂上庠者多为理工翘楚,跻身文坛者屈指四人耳。
初,余之诗词繁琐注疏者,实乃受众弟子之请,然亦有吾好为人师之患,以致文学之士误以为眲诸己者,绝非余之初衷也。
昨夜余妻读《三题》亦指瑕曰注解过多,今承蒙建功君直言注疏繁缛之弊,始令吾有醍醐之醒。
兼听则明,执着则暗,君子虚心广纳,诤友不拥其蔽,善莫大焉!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文心雕龙》)余之诗文当以为绳则。至于解除众弟子阅读之障碍,当另辟蹊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
感谢建功君直言不讳,秉笔切谏,日后鄙诗文之大谬小疵,还诚望阁下并诸方家学者不吝赐教指津。
顺致
春祺
徐同敬书
2024年3月2日
岁次甲辰正月廿二
函3——【赵建功再复徐同】
徐老师好!
先生耄耋之年,尚能如此清明而谦谨,豁达而无惑,着实让人敬佩!
当今之世,世人多浮躁,躁气冲于天,天下安可及。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比比皆是。且多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先生能明辨缘由,公正立言,不护己,不排人,实属吾侪学习之榜样。
呜呼!受教矣。
惟愿先生健笔洪福!
趙建功顿首
2024年3月3日

赵建功,别署二独堂。男,1956年生,祖籍河津,现居太原。编审,书法家。历任《语文教学通讯》编辑、《中学生文学》主编、语文报社副社长等职。
学书半个多世纪,从颜体入门,渐及“二王”、魏碑、汉隶、秦篆等。作品真、草、隶、篆诸体兼长,尤擅榜书。近年来悉心钻研,将小篆、金文、甲骨文诸体融会贯通,书风雄强老辣,厚重典雅,格调高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多次参加省级和全国性展览并有获奖。作品被《语文报》《青少年日记》《名家名作》《山西文学》《名作欣赏》《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中国邮政》《文化产业》《映像》《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画报》《记者观察》《中国新闻日报》《国粹艺术名家》等报刊及新华网、人民网、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中华英才、学习强国、搜狐、知乎、都市头条、澎湃新闻等多家网络媒体刊发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