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妈妈游巨石山
作者:蒋四清
在家乡罗岭的老一辈人中,说巨石山可能不太清楚,但是说起小龙山或猴子石,人人都知道。
猴子石是我们家乡人对巨石山的习惯称呼。也是我们家乡的地理标志。
巨石山,位于我的家乡安庆罗岭镇,绵延于大别山的尾部,长江北岸的菜子湖畔,山体总面积达43平方公里,属于国家4A级景区。山中终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道路曲径通幽似世外桃源,这里修竹葱翠,松涛阵阵,野生白玉兰遍布山谷,是难得一遇的天然氧吧。更有千奇百怪的巨石,清澈灵动的溪流,四季变幻不定的风景,是旅游休闲,滋养身心的好去处。
春节回家,侄子说年前他和奶奶到位于小龙山村巨石山脚下的大姑爹家走亲戚,远远的看见那个山上缆车,眼中露出向往的眼神,也是啊,家门口的旅游景点,活了八十多岁了,却没有上去过,侄子问奶奶去玩不,奶奶说想是想去,不方便啊,侄子说下回叫姑姑带你去,奶奶脸上露出了笑容。
正月十五过完了年,来人客往也告一段落,有了轻闲时光,一场春雪留住了大弟一家人回湖南的脚步,我说,趁着这个机会,带老妈去巨石山玩,让老妈体会一下坐缆车的感觉,大家都表示同意,由大侄儿负责与奶奶沟通,并安排一应事务。
2月29日一早,由大弟弟开车带上老妈一行从家里出发,我和爱人从安庆市里乘302巨石山专线,在巨石山景区门口集合,
说起来惭愧,这是妈妈活了80多岁,我们第一次带她出门游玩。
老少一行八人兴致勃勃,在景区打卡,买票时,工作人员告之,上山的缆车正在维修,坐不了,真是不巧,今天的目的就是带老妈玩的,上山不是目的。
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三岁的小孩子,够呛。
说实话,老妈一辈子没出过门,今天好不容易出来,我们不能让她扫兴了。
侄子问,奶奶今天要爬山,可走的动哟,妈妈说行,于是,一行老少八人沿着石阶攀登。
侄子说,奶奶一生劳碌,勤俭节约,总是怕儿女花钱,这下好了,下决心来玩一次,没有缆车,还得爬山。笑说可又为我们省钱了。
老妈说,要爬山运动,在向山上行进的途中,并向我们分享爬山的秘诀,说一定要向前看一步一个台阶,不要向两边张望,这样呢,省力又不头晕还不容易跌倒。
一路向上,有大弟及侄子相伴左右,妈妈爬山的速度不输于我,侄子几欲扶她,她说扶姑姑,这点我甚感欣慰。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们大约爬了50分钟时间,从半上腰乘坐云上天梯到达山顶520平台。
巨石山海拔高度520米,520(我爱你),寓意最靠近爱的地方。这里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起源地,这里还流传着凤姑与小龙的爱情传奇,山上建有520爱心玻璃观景台,沿着峭壁悬崖建有520米的玻璃栈道。很多情侣来到这里打卡。
因为天气和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进行太多的游玩,但是也不是没有收获,老妈给我们讲了一个另外一个版本的猴子石的传说,龙山凤水传奇。
妈妈说,古时候,我们这里水系发达,小龙山面朝菜子湖,背靠长江,江湖相连,洪水季节洪涝泛滥成灾,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石头猴与磨刀石比高,快要戳破了天,天破了要下雨的,势必引起洪水泛滥,为了人们不受水患,当地官府召集当地所有的石匠用铁钻子钻,企图阻止石猴的生长,但是没有效果,在人们一筹莫展之际,还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现身。
观音老母说”千钻万钻,不如我芭茅一拖”,于是观音老母用一根芭茅割断了猴子头,猴子身首异处,猴子的身子直立,头掉落山下,因此鲜血染红了山下一片石头,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红红的石头,后人称为猴子石。也成就了现在的巨石山。
妈妈说,她的外婆家在巨石山脚下的洪桂也就是现在的小龙山村,村里人以龙姓著多,村里有一口塘,边上有二个龙眼,她小时候见过的,还有韭菜地的传说,说山上有一块地,有韭菜,时隐时显,只有有缘人才得见。小龙山的风水好,出了两个状元。
山中还有龙隐庵,妈妈所说的龙隐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经过一方打听,才知道,就是安庆杨桥镇小龙花山北麓的中方寺。
历史,要追溯到800年前的宋朝。据载,此寺始建于宋末。后明末宰相何如宠(枞阳人)重建并增其旧制,鼎峰时有僧人逾千,掌管着桐城、枞阳、怀宁几县交界地带大小寺庙。因此寺位于这块地域的中部,故名“中方寺”。
据说当地一曹姓农妇,夫早逝,女远嫁,孑然一身,在庙旁苦修,炼成仙,百姓称她为“火炼娘娘”,朝廷也御封其“火炼佛”,并敕建“金栗庵”。
明末清初享有盛誉的禅师觉浪道盛在《小龙花山中方寺记》描述:“登山远眺,枞阳为案,大小龙为屏,鹿湖,梅岭诸湖汇之,七十二螺点缀,几席之下,洵隐龙之地也”。不由感叹三百多年前的俯瞰竟与今日所见略同。而其所说“龙隐之地”呢?传说有条乌龙隐于山中,至今每年谷雨至清明其间,在林冲上方云雾中依稀可见乌龙的身影。故寺又名“龙隐庵”。
虽然这次陪妈妈游玩,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从妈妈说的故事过程中,觉得妈妈是开心的。只要妈妈快乐,作儿女的更感高兴。
巨石山位于家乡宜秀区罗岭镇,罗岭原属桐城,在桐城历史文化浸润下,明清时期就出现过刘若宰、龙汝言两位状元和姚孙裴、龙鲤门、许鲤跃三位进士,从而有了“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美誉;这里还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一代大师严凤英出生在此,乡亲们唱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余音必会绕梁三日。家乡的龙山凤水赞不尽,家乡的名人雅士说不完, 安庆有个“巨石山”,家乡罗岭人称“小龙山”,这里有“龙山凤水”,这里是人杰地灵,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哦。
【作者简介】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有一颗简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