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大下河(组诗)
魏佑湖

(一)大下河的春
立春。雨水。
大下河村的春天来了。
有声有色。
如诗如画新农村样板的大下河村,
被一个叫赵茂忠领头羊驱动,
把一个“破大家”的山村蜕变成省级文明村。
在大下河村,
看到的是整整齐齐的红砖瓦房,整洁干净的街道、
连环画、专栏、文明墙,描绘着大下河的梦想。
山乡巨变栩栩如生。
仿佛,领头羊赵茂忠一声吆喝,
山、水开始改变模样,
这是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从根上抓起。
改变思想是何等的艰难,
旧的习惯对山乡的农民根深蒂固。
再难也要破解,再固也要改变。
从点点滴滴抓起,
固本清源。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规范村民公约,制定发展前景。
仿佛,大下河的一草一木都焕发了精神。
等待人们阅兵。
入画,出画。
入戏,出戏。
踏春的时候,也看山。
看山的时候,也踏春。
(二) 大下河的雨
雨沙沙,雨沙沙,雨沙沙。
雨仍是旧时模样。
但昔往的田埂、山道、土路、街道,
昔往的麦田、荷塘、菜畦,
还有一幢幢农家房舍,
全都变了,焕然一新了。
雨水滋润着大下河。
水气氤氲,地气亲和,人气兴旺。
而春色,似乎早就蓄势待发了。
此刻,正从领头羊赵茂忠微微含笑,
深情的从他脑际中扩散开来。
绿在弥漫。
雨有情,雨有意。
沿着村大路,不停地走。
一转眼,就走进了十亩画廊,十亩风光。
办公大楼气派,毛泽东主席高举右手指引方向。
越走越轻盈,越走越精神。
行色愈加鲜亮。
忽然听到,雨声中,一群春燕的啾唧之中,
好似锣声鼓声弦歌声,
高亢,昂扬,激越,阔远。
天从人愿。
正在上演一幕——新的划时代的山乡巨变……
(三)大下河的梦
大下河每一个个体,在春雨中滋润。
汇个体成集体,共同奔赴新时代的乡村。
相互合作舒展树叶的志向,充实山河的胸怀,
这是一次清澈的抒写。
大下河村,在奋斗中已焕然一新。
小芽抬起了头,小苗挺直了腰。
大地重获了气力,人们有了在秋季丰收的希冀。
空气也更加柔情了,
每一口呼吸都意味深长。
苦干、巧干加拼命干,让大下河钟灵毓秀;
光明倾泻,高天有如神示。
大水泱泱,麦浪翻滚;
形气转续,历史嬗变;
地理与人文在大下河相契相合;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这里,每一个人都彰显着文明;
每一声号子都抒发着豪迈与真诚;
赵茂忠们从不惧怕跨越险峻的征途。
建立村史馆,一本竖行字村史让记忆传承 。
一个新的歌者推开了幸福之门。
每次观瞻,都给人无穷尽的力量,
和簇新的期待。
大下河人在党的领导下,书写这个筑梦的时代,
那被激情奋斗滋养过的山村。
上善若水大下河,
正如一只展翅的金凤,飞向齐鲁,
飞在华夏青山碧水间。
(四)大下河,在新时代的大地上流淌
一个人的汗水流成了一条河
一个村的信念汇成了一条河
一代人的奋斗灌溉了一条河
大下河,从最谦卑的劳动者心底流出
大下河,从一代代奋斗者的足迹流出
流入河水,注入嬴汶河,汇入黄河长江
如今,在新时代的大地上鲜活地流淌
一段河因一个人水波荡漾
一个村因一群人美名远扬
从“破大家”到齐鲁大地的文明村
从“光棍村”到富的流油的羡慕村
都在赵茂忠领头奋斗中熠熠发光
是新时代定格在“喜庆丰收”的场景
是“喜庆丰收”激活了新时代的梦想
是逐梦者用汗水,一滴滴洗成的新农村的模样
山乡间这个朴素的地标
出其不意地拓印到人们的心地……
当攀登的号令一经吹响
一个个攀登者披星戴月而来
他们挽起裤脚踩着泥土挥汗如雨的身影
成为大下河村一道道最动人的风景


魏佑湖:莱芜文化英才,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南市政协文史特邀委员,济南优秀“文化志愿者”。著有文集《鱼跃鸢飞》,诗集《山音海韵》《清柳河溪》,散文集《文心荷境》《杖藜行歌》。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