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顶戴花翎黄马褂
作者: 朱海明 朗诵: 静云止水
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清朝题材的电视剧登上了荧屏,一下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从此这类影视作品连篇累牍一发不可收拾的纷纷出笼,只要打开电视随处可见身着窄袖宽袍,脑后拖着长辫的清朝官员招摇而过,殊不知他们大都穿错了官服戴错了官帽。
清朝的官服挺讲究,前后缀有方形补服也就是补子,以区分品级高低。补子上文官绣鸟: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鸳鸯,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溪鹈,八品鹌鹑,九品蓝雀。补子上武官绣兽: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左都御史的补子则绣獬豸,专用的。补服穿错了那要获罪的,闹不好要杀头。
清朝的官帽叫顶戴也叫顶子,其中红珊瑚顶戴也叫红顶子,只有一二品高官方可冠戴,包括朝廷上的文武大员和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武职如将军,提督,都统,总兵。相当于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干部。青金石和蓝宝石顶戴也叫蓝顶子,三四品官员冠戴,包括朝廷上的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的主要官员,地方上的通政使,布政使,按察使,守道、巡道道员等官员,另外还有三品京堂四品京堂等虚衔,武职的副将,参将等官员。相当于省厅级的中高级干部。下面是白顶子,质地为水晶或砗磲,五六品官员冠戴,属于中下级官员了,相当于厅级和地级干部。黄顶子质地为金的和铜的,是七八品下级官员的顶戴,相当于正县级或正科级。九品及未入流的小官则冠戴灰顶子,银质,相当于副科级或股级。
至于花翎,更是不可乱戴。满人五品侍卫以上可冠之,汉人二品以上及有军功者可赏戴,这就是花翎官员。其他官员则冠鹇鸟羽,也就是蓝翎官员。清朝267年,只有两个汉人戴过三眼花翎——李鸿章和徐桐,都是当时的股肱之臣。
再说马褂,原为满族人骑马时穿的服装,后逐渐成为清代日常穿用的便服。 至于黄马褂,据载:“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其中“明黄”也就是“淡黄”色马褂,是当时帝王专用的马褂,同时作为赏赐品,显示皇帝的恩德。
所谓“赏穿黄马褂”,一种是打猎校射时所赐,奖励成绩最佳者。一种是以御赐黄马褂奖赏有功的高级武将,或有功劳有能力的文官。他们在各种庄重时刻都可以穿上黄马褂,以显示荣耀。
清朝时离我们最近的王朝,我们理应尽可能全面而正确的了解它,省得在影视上瞎编瞎演又瞎看。戏说、遭改历史的做法是不对的,误导社会啊……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朱海明,笔名:瀛亮,网名,高拨子导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河北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参军汽车第五十团,执行援老抗美作战任务。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疆海忠魂》中篇小说集《乡女情仇》中篇小说《刺客专诸》长篇三农史诗电视剧《大耕耘》近代史电视剧《翼王石达开》京剧新编历史戏《春江恨》
【精英主播简介】
静云止水:朗诵爱好者,积极乐观面对有限的人生,坦荡诚实面对人生中的自己。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刘军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和天悦色 柳阳甫
特刊主编: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副社长: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宣传部副部长:李小放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