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南京一高层住宅楼,因电瓶车充电问题引发火灾,15条鲜活生命丧生火海。顿时,电瓶车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多地政府出台文件,强调预防避免再发生此类火灾事件。我们小区物业巳经在登记电瓶车,还在每栋楼之间空地加装集中充电线路,防止有人在楼道给电瓶车充电。
的确,电瓶车存在先天不足,容易在充电时爆炸起火。曾有专家极力鼓吹取缔电瓶车,有关部门也不断拿出新措施为难骑电瓶车的民众。电瓶车尽管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是普通民众出行的最便捷的选择。骑自行车已经不适应越来越大的城市,开汽车不是每个人都养得起车,公交车太耗时间,地铁不是哪都能去,况且地铁也只省会或经济发达城市修建,大部分城市是没有的。不让骑电瓶车,你让普通民众怎么办?
我想起了曾经拥有的摩托车。八十年代,摩托车突然兴起。重庆军工企业生产的嘉陵70摩托车和建设雅马哈80摩托车风行一时。在朋友的鼓动下,买了辆建设雅马哈80摩托车。买车价2500元,不算便宜。车到手后,简直爱死了,因为太实用,太方便了。那年头街上车少,有了摩托车,城市东南西北,哪都能去,远点也就是加把油门的事。
建设雅马哈80摩托车有个宽大的后座,带人带东西都很方便。后来曾换过日本川畸125,换过日本宏达125,除了动力更足,速度更快,似乎还比不上建设80舒适。为了方便太太送孩子上学,还买了济南生产的轻骑50小踏板车。这个轻骑50用了好几年。最后,太太换了台湾产的光阳100踏板车,我换了铃木90踏板车。终于觉得,家用,还是踏板摩托车最好,安全实用,方便省油。
至今闹不明白,为什么要禁摩,而且一刀切,全国大部分城区禁行摩托车,只能在县城乡镇农村骑行。二零零几年时,已经渐渐控制摩托车上牌,以至到彻底不让上牌。给出的理由也似是而非,什么不安全啦,污染啦之类。始终没有让人真正信服的理由。难道自以为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看不上摩托车了。我去过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那里的摩托车密集度远超国内,大街上到处可见摩托车,跑得可欢呢。我也去过台湾,台北人多汽车多,摩托车也多,不亚于大陆电瓶车的密度。我们为什么不让骑摩托车,大概我们专家的水平高于他们吧。要想禁摩,专家和相关部门能找出一百条理由就是不让骑。不知有没有一两条理由考虑下普通民众。
如果说摩托车速度快容易出交通事故,那么小排量踏板车呢。小排量50车可以控制速度,还是很安全的。相比电瓶车,完全碾压。购车成本相差不大,因为小排量摩托车车体更小,小发动机以现在技术水平生产价格应更低,应该不会高于电瓶车的电机加电池成本费用。而且用油作动力续航更长,加油站随处可见。加油相比充电更方便更安全。如果放开小排量踏板摩托车通行,管理上也会更科学更合理。起码摩托车上牌有正规手续,有完善档案,比无序无规的电瓶车强多了。
我怀念摩托车,驾驶证上原有准驾摩托车一项,70岁时被强制降级,从准驾两轮摩托车降为只能驾驶轻便摩托车。听说南方有的城市已经在考虑放行摩托车,也不知真假。我想,很多人应该是希望解禁摩托车的。也不知有关部门是否能顺应民心,让普通民众出行多一项选择。
我怀念摩托车,也不知能不能看到解禁那一天。倘若真能等到,-定第一时间买辆轻便踏板小摩托车,开开心心去骑车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