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天地 有形外
文/梧闽
《周易》是本土道宗与儒家的文化共源。'八卦'只是其中的中观,生出'太极'的'无极'乃属宏观,道破每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似乎属于'微观'吧。《周易》中的'三才'即天、地和人的状況,状況隐藏着天道、地道与人道,朱熹的师承程子诗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在'变态中'寻觅'道'的显现…仍是功夫吧!
研究人道的看相是小智慧,懂的地道的风水是中智慧,看清天道的大趋勢是大智慧!
'十字星'观人术是需要《周易》《金刚经》《坛经》《冰鉴》《水镜神相》等曲籍为文化底蕴。然後按数学的模式画好x轴和y轴这张几何函数图,我或你是x与y轴的交叉点,凡是才能比我高的人属于x轴西延线(如江番薯才子),而品行比我好的属于y轴上延线(如蔡健老师)。这张十字星四分图,明明白白把所有认识的众生按四分法区别出来,填到各自的位置。右上方属于德才超我的圣贤(如蔡健老师)。左上方属於诚实可靠的真朋友,德在我之上,某方靣的才可能不如吾的(朋友)。而右下角的智超我而德不足的(小人)需要防范。那么德与才均可能不如我的这一块(恶人)敬而远之,没时间浪费这类可能是前世禽畜来转世的假人接触(仅供参考)。这样可以增益有用社交,减少无需麻煩!
今天我也犯了一样的'Z鳖罪,对文才'果仔'连发二文,作为文化上的商榷,口吻不是很文雅,如下:
@陈预果 您与林靖华老师都是讲古的师,各有所学也各有所长,不必同行相忌。犯了'文人相轻'的老毛病。南普陀圆智法师对我开示:'文人'为什麼喜歡相轻呢?都是自恃才高八斗,在'贷与帝王家'总是'天下老子第一',犯了文人的第二项历史痼疾,叫'自我贡高',仅有几次讲座,就自诩客座教授,就是一次邂逅相遇名人,也成了'大师',这都是追名逐利的妄心啊!
@陈预果 口语化与文字化的地名有差异吧。盼著您不妥再犯z鳖。前幾天看了一个抖音,说是一位博士生的老母亲过世,他只花3千元一人送她去火化殡葬…抖音也有简约推广的口气,我看看感覺悲凉!由于传统文化的断代失传,新一代太多的人,已經'六亲不认',早就断灭关係了,一个美西方精致的利已主义思潮伴入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润物细无声'的是自私自利,少了家国情怀、共享意识!成语'备及哀荣'是对逝去的长辈最后的褒奖,是在生好口碑的一种显扬…我很感恩2004年那一年父親去世的盛葬…村裡人争先恐后来抬棺举幡念佛举花圈送别…浩浩蕩蕩从梧桥、牛路到长边社上灵车,只分一支烟递一瓶矿泉水…社里人并不是因為我和小弟都考上出祖,而是平常看见路上有玻璃片就捡到垃圾桶的父親为人,还有他(土葬时代)长期为长辈挖坟坑的习慣…
'桃花依旧笑春风','忽闻故人心上过',恰有文友胡智勤和旅新西兰的至交王先友亦来微,讲了心声如下:
《读志远的诗有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人。有人说,生命短暂,及时行乐。有人说,不思进取,行尸走肉。究竟如何是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读了志远兄的诗作——《不要诗。也不要远方》,感悟一种人生,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与生命相比,任何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是“诗与远方”。生命如皮,而财富、名誉、亲情、爱情等等东西,则是附在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辈子奋斗不息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志远兄,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疾病后,幡然醒悟,“只想活着,不要诗与远方”。
志远兄出生在古月港之地,骨子里充满着顽强刚毅的海商精神,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走出来,历尽坎坷挫折,成为了一位旅居厦门的企业家、作家、影视家,在厦漳泉一带声名显赫!大前年他67岁退休,然而身退心不退,他血脉里奋斗的基因,驱使他每天仍然笔耕不辍,在繁忙的阅读与写作中度过每一天,身体严重透支,直到去年有一天疾病突然来临,他“在地狱之口徘徊”,他才醒悟过来,从此“谢客闭门”,“再也不提黑格尔和海明威”,“再也不做/三更半夜写流芳千古的梦”,专注于无意义的生活琐事:切菜、洗衣、做饭、拖地板、喂小金鱼,并且“想回老家”,跟他大哥一块种菜、犁田、喂猪,“做一个平凡的人”。平凡人的平凡事,此时胜于“诗与远方”。能心平气和、其乐融融地做平凡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诗歌语言朴素,十分口语化,无阅读障碍。诗歌节奏韵律极美,富有音乐感,读起来十分享受。而在思想意境上,我想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近日一篇来自“台湾”的网文《看了国民党这个怂样,我才理解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爆红网络,文后的网友评论相当之精彩。以下是原文: 我想啊,共产党做到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避免了中国的碎片化。如果是国民党打赢了内战,中国面上是统一了,但实际上内部是碎片化的,广西有李、白,云南有龙云,山西有阎锡山,宁夏青海有二马,如果国际上反对,国民党军队基本进不了西藏,也很难控制新疆。这种内部的碎片化,使得整个国家形成不了合力,经济发展没有统筹性,政治上相互牵制。国家内部的碎片化,其实就是一种面上的统一,事实上的分裂。让我们看看台湾,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居然也能分出南台湾北台湾,居然也能分成本土外省,居然还分出了蓝营绿营。国民党的那点能力,如果在大陆,也不知道能折腾出多少个这营那营来。而共产党,横扫天下,把旧的割剧势力全部扫个干净,把土豪劣绅消灭干净,从上至下全面打通,进西藏,控新疆,从中原到边疆全面统一。从此,中国实现了从版图、政治、文化上的真正统一,从此,这个国家才有了真正的力量。在中国,除了共产党,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没有!

第二,实现了中国的全面的工业化。中国这100多年来,为什么一直被人欺负?因为我们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是工业化的洋大人打进了落后农业的中国。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一个民族的自信。国民党能不能把中国带上工业化的道路?我想,在国民党的领导下,中国会有工业,但真正的全面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在政治上,国民党受制于美国,抗日的时候美国是有支持的,是美国救了国民党的中国,国民党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基本上取决于美国意志。核武器?别想,航天工业?美国人让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航空工业?能修修补补。缺门少类,这是肯定的,很大的可能就是些轻工业,电子工业之类的。中国是个农业国,不象日本有着对重工业的坚持,民族没有内在的工业化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没有一个工业化的决心,抵抗不住外部的压力和冲击,那么,工业化也只是一个梦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不听任何国家的扯蛋,不怕任何国家的威胁,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化,还走的先重后轻的道路。六十多年的奋斗使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化象什么?就象一个人家,别人家有汽车,你只有二只腿,那别人一脚油门一溜烟就没有人影了,你二条腿跑断了,也就别人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工业化象什么?别人家有宝马奔驰,俺们有BYD,差是差点,但俺也不用二条腿走路了!俺也能在高速公路上加加油门!有了工业化,俺们就敢对任何人说,怎么,想打架,那走,咱们找个地方练练去!

第三,共产党给了中国人自信。几十年前,中国被人打怕了,打到绝望了。人的牛劲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那种装的人文情怀,是要吃饱喝足了才能迸发出来的。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叙利亚的政府军明明知道被抓到了要被割头还是不拚命,还是投降了,因为这些人不能理解什么叫绝望。几年来,天天听到的就是枪炮声,每天等着的就是死亡,每天神经高度紧张。要吃的没有,要休息没有,身上脏的象鬼,每天都是这样,人是会抑郁的,会绝望的,对他们而言,死就是唯一的出路,活着就要打仗,打仗就是在撞运,今天不死明天死。被抓被杀,无非就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人们最勇敢的时候,一般是打嘴炮的时候,嘴巴上牛的不行的人,当真面对生死时垮的比任何人快。何应钦在接受日本投降的时候,他确实牛不起来,就算日本挨了二颗原子弹,假如那个时候美国苏联就此打住,就那个残破的日本打打中国还是松松的,进攻不行,守住已占的地方还是有余的。他们是听到日本宣布投降了,才出来接个胜利果实。就这样的人有什么心气?所以,就算日本投降后,中国也没有人敢低看日本人一眼。恨是肯定的,怕是更多的。就算日本投降了,也不敢得罪败兵,想修个好,怕日本人以后再打上门来。共产党打了朝鲜战争,和苏联对抗了几年,和印度打了一仗,和越南打了一仗,现在,人们牛了,口气很大很大。动不动就骂共产党软弱。好象中国人天生这样牛似的。现在台湾人看日本,台湾人看美国,就象看到爹一样。如果国民党在大陆,我们估计也就这个样了。 总结一句,看看现在的台湾,看看现在的国民党,我想,也许我们这个民族还真的是命不该绝。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党'是咱的天上北斗星,龙海乃是咱的生存地,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那位,亦不知道明天会咋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当下'现在进行时',且行且珍惜吧!
那么,世界上最好的人已經不是'人',《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能观乎人文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后剩下两家本土文化延续至今,这就是儒家与道家,这两家,历史上代表人物就不是'人'叫'子',古代的'子'就是圣贤或先生,儒家著名有有孔子、孟子、朱子、阳明子;而道家有老子和庄子。百家其它宗师,有鬼谷子、墨子、淮南子等。在中国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古印度出了一位大智大贤的觉悟人,这就是悉达多.释迦牟尼,那边称之为'佛',佛涅槃后还留著经书叫'法',而弘法的专业人士叫'僧',故'天有日月星,教有佛法僧',都是天地之间的'三宝'呀!
古人云:'有教无类',有了宗教与文化,人们之间就不再有太多的分歧与不和,尤如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如果多了一个'同',可以和偕互动、交往成友,创建环境友好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真的需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呼吸共患难,也需要有血脉、道义与缘分支撑的各种'同'维持下去,包括同志、同学、同乡、同文、同种、同事等等,领導人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人、家、业、国到地球宇宙,都可以求同存异,划出更大的趋同一致的'同心圆',这也是文化对和偕社會与和偕世界的'化成'之功吧!
《漳浦秀才村》系列,作者:杨溪峰 龙海老市长
咏竹溪
祥光开泰宇,瑞燕舞晨昏。
春风怀古意,偏爱我山村。
图诗/沈杰斌先生 南靖'大易山庄'文化旅遊休闲区创始人
作者:郑道溪 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