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明代封建统治阶级和土司的剥削压迫下,水族人民和临近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规模较大的就有十几次。
时间到了1432年,水族人民在韦翁同的领导下,开始了反抗土司的斗争。1479年,发起了水族人民支持苗族人民反抗安宁土司的斗争;1489年,水族人民围攻镇压人民的军事据点杨安堡等。这些无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200年间,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据介绍,嘉庆年间有过这样的记载:当时手工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其生产的斜纹布行销临近各县。其商业纷围开始渐浓,或者说也逐渐发展了起来。 据介绍,到了乾隆年间,农村初级市场即有14个之多,来往商旅可以说络绎不绝。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水族人民的统治,在水族的土司辖区内增设流官等。这时因为地主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而农民的土地则被地主大量地霸占。 时间又到了19世纪初期,水族地区已经出现了拥有1000多亩田的大地主,这些地主通过地租、放高利贷等,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是可忍,孰不可忍,英勇的水族人民与邻近的各族人民掀起了多次反抗清朝统治者及本民族剥削阶级的斗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时间到了1803年,荔波知县胡苍睿等一批赃官,在赴任途中被水岩的水族农民全部消灭。从此以后,清政府派到荔波的官吏,无不谨小慎微,或莫不关心,或心怀畏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