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联原创》2024年第1期(总第23期)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五代十国。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2024年新春之后,福建省楹联学会推出龙年第一期《闽联原创》,为楹联创作一副谜语联,要求不出现“楹联”二字。 对联和谜语合为一体,以对联作为谜面,可以猜出谜底,这类对联就是谜语联。长期以来,对联为其它事物作谜面的不少,但极少为自己做谜面的。以“楹联”为谜底,为楹联创作一副谜语联,具有深远的意义,旨在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楹联,让楹联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
〇 原 创 作 品
1.省联会 王雪森
起于唐,兴于明,盛于清,谈古论今长短句;
贺以岁,祝以福,贴以柱,顶天立地仄平诗。
2. 福州 曾光明
两行文字,讲比偶,论仄平,择言词,咏物抒情描愿景;
一对夫妻,登殿堂,进楼宇,仰天地,倚门抱柱得芳名。
3. 霞浦 雷鸣
一句诗词,倾谈南北东西事;
两行文字,诉说古今中外情。
4. 莆田 方宗和
一对莺鸯戏地天,无情不聚;
两行文字歌今古,没事免谈。
5. 龙岩 俞益民
婚庆两行,祭祀两行,两行排左右;
厅堂一对,门前一对,一对立乾坤。
6. 周宁 陈清民
谈天说地,喜庆悲欢,阴阳对合厅堂挂;
颂德歌功,光华福寿,韵律双辉宇柱悬。
7. 宁德 阮其福
文辞对仗,音律相谐,两行吉语心中愿;
泐以石条,符于桃板,千载华堂柱上悬。
8. 霞浦 欧 榕
咏乾坤,抒情怀,两行流韵名彰世;
分上下,居左右,一对生辉春满门。

9. 泉州 黄志白
始于古,盛于今,讲对仗,论平仄,华夏基层兴学会;
红亦歌,白亦挽,竖双行,赞山河,民间门柱祝新春。
10.厦门 赵万胜
古韵今音,地气民心入;
文工字对,诗钟绝句吟。
11.福鼎 陈宜丁
四时气象,春秋变化随人撰;
一对因缘,忧乐分明任尔书。
12.永安 李廉德
两行珠玉,千载流芳今古贯;
一对龙蛇,九州吐韵画诗融。
13.南靖 黄文彬
结对成双,舞凤飞龙分上下;
膽前顾后,说长道短见高低。
14.龙岩 蒋文广
除夕贴红门,迎新辞旧;
接春书吉语,纳福呈祥。
15.德化 陈来水
一对桃符,凝结千秋翰墨;
两行文字,包容万象精华。
16.泉州 李兴富
龙兄虎弟,守一片祥符,门朝柱立施文韵;
玉句金章,衔双行瑞彩,仄起平收涌墨香。

17.明溪 黄奕丽
门边堂上珠玑长短句;
庙里亭前翰墨古今书。
18.漳州 黄瑞民
古今千象,大用何堪以杙为,小材任重;
平仄两行,嘉谟更许将珠串,合璧才彰。
19.古田 陈成和
吉庆结连理,盈门欢事歌新喜;
悲伤盼返魂,满纸愁情悼故人。
20.泉州 蔡芳其
鸾鳳和鳴,佳词合璧分平仄;
鸳鴦双宿,妙语连珠道古今。
21.霞浦 余福兴
抒怀寄志,凭君堪达意;
辞旧迎春,舍我不成年。
22.三明 杨珊
一句诗钟,古韵今音誉内外;
两行文字,千门万户贴东西。
23.闽侯 金能华
珠连璧合,两行文字声平仄;
凤翥龙翔,一对骈词韵伏沉。
24.宁德 杨东
两行墨映人间岁月移;
一组红飘四海吉祥来。

25.福鼎 张鼎泉
嵌荼刻垒,兴古盛今,古今融合传千载;
依律循规,推平敲仄,平仄协调撰两行。
26.崇武 蒋维新
形式源于古,今来古往古今盛;
内容纳以今,古韵今声今古传。
27.省联会 刘乙谦
年年新春两竖浓墨写天地;
岁岁佳节一横轻笔点乾坤。
28.福鼎 李立华
两行文字,一片情怀,上仄下平,顶天立地分左右;
一对弟兄,两厢意愿,千家万户,谈古论今各西东。
29.仙遊 王建航
示一口田,樹邊谁夃皿?(福楹)
引無竹筆,耳鬢有垂絲。(建䏈)
注:下比的引指廴,即引字底。
30.南安 戴良支
证千秋华夏,商士农工,家家户户,映日春红门上立;
书万里山河,凡儒道释,院院宫宫,舒心古墨殿前迎!
31.霞浦 王德明
唐崇白水仙,五字七言分上下;
清羡梁章钜,两行一对挂东西。
32.三明 颜新泰
两行雅韵,心中罗锦绣,妙笔生花香万里;
一派春光,纸上耀珠玑,祥云映日暖千村。

33.三明 朱康元
博古通今,长短行行出彩;
承先启后,仄平句句扬芳。
34.福州 姚英
翰墨书春,逢年添喜气;
楼台迎岁,祝福贴家门。
35.尤溪 萧光峥
年关喜庆家门书愿景;
丧事悲抒素幔寄哀思。
36.永泰 温智清
桃符一对,方方正正排墙柱;
春贴两行,整整齐齐论仄平。
37.漳州 叶清源
源于孟昶,盛在清时,庙堂祠宇千秋古;
倡导文明,亲和群众,社稷山河万象新。
38.漳州 苏甘玲
两行字拄地撑天,堪称国粹;
万户门迎春纳福,无愧明珠。
39.武平 练光辉
一对分左右,写尽诗词歌赋;
三桢帖高低,迎来春夏秋冬。
40.霞浦 张凤平
人共赏,依墙倚柱排平仄;
字难违,道喜言悲踏马蹄。

41.莆田 蒋华雄
敲仄推平论古今,依规循律;
搜肠刮肚寻词句,意妙境佳。
42.莆田 黄金雄
仄起平收,一对骈词抒隐愫;
今来古往,两行俪句写华章。
43.武平 文发添
古往今来,两行精句镶门柱;
子更辰贺,千载名言蔚国风。
44.周宁 肖华友
妙语续精华,两行雅韵题千鼎;
珠玑扬国粹,万丈豪情著一邦。
45.徳化 张传捷
巧妙仄平,唯布二行,重温不厌;
精华词字,可拼几句,屡品亦欢。
46.安溪 余清旗
笔端舒锦绣,纸上点珠矶,国粹两行成雅韵;
对对映桃符,双双贴绮户,文光万丈灿华章。
47.屏南 林海
自古方知,派衍炎黄,酒饮词悬道是非;
谁人可晓,源逢孟昶,诗吟口吐言长短。
48.南平 陈学樑
列为国粹振文光,俊豪当会撰辞,黎庶亦知属对;
融入民风添瑞气,吊挽堪能表意,乐欢皆可寄情。

49.周宁 周田太
福门书两柱,可纳古通今,涵天蕴地;
国粹乐无穷,能抒怀启智,添趣点晴。
50.武平 王文洪
诗词溢彩,家门迎百福;
文墨争辉,院户集千祥。
51.永安 俞昌灿
玉楼琼阁,花园绿树,美景如画;
金碧辉煌,宝殿高耸,气势非凡。
52.大田 林起茂
一副精华,读书努力人文厚;
两行境界,立志勤劳德道深。
53.龙海 杨坚强
学术开山,梁章钜尊为鼻祖;
渊源指向,孟保元独占鳌头。
54.仙游 王炳祥
写春节主题,写会议主题,实用兼醒目;
是语言艺术,是书法艺术,流行亦欢心。
55.厦门 陈方镱
有喜有悲,共短同长齐面对;
说荣说辱,能多可少永成双。
56.厦门 王昌朗
两行墨韵传芳千载,兆吉呈祥,焕彩华庭兴气象;
一脉书香入木三分,鉴心明志,韬光陋室解风情。

57.厦门 苏承伟
骈词俪句,人间百态皆能咏;
雅韵清音,世事千秋尽可歌。
58.福州 王光中
短句两行,堪比诗文美;
千年一对,常分平仄明。
59.尤溪 陈士坛
追昔日,郁垒神荼安宅第;
看今朝,珠玑翰墨耀门楣。
60.武平 黄如萍
泼墨挥毫,论古谈今皆两句;
抒情喻景,书文叙事不单行。
61.宁化 刘子荣
骈词一副,千古颂传风味永;
雅韵双行,万家张贴物华新。
62.武平 谢明安
倚门兄弟相持,各写襟怀分上下;
抱柱夫妻互契,同究平仄咏春秋。
63.松溪 潘才青
谈古论今,一对双行吟雅韵;
歌功颂德,千门万户咏新声。
64.惠安 张焕欣
木盈四野,文心撑两柱;
巾占一坛,雅意属双行。

65.霞浦 李伏善
墨文携手,一对骈词题竹帛;
兄弟比肩,两行雅韵换桃符。
66.福州 陈师辉
一横两竖,三行文字分上下;
喜白节庆,韵律仄平贴春秋。
67.省联会 陈孝贤
名楼画阁,刻成抱柱两行句;
福地洞天,写作抒怀一对言。
68.漳州 张朝晖
两行数句,道尽人间悲喜事;
一对千年,题诸世上仄平心。
69.大田 林天生
着墨流光,对韵两行歌盛世;
飞红抱柱,真情一片祝长春。
70.厦门 晏福贵
余庆长春,孟昶君作始;
门当户对,管城子为媒。
71.周宁 许加品
笔墨砚香,书成万家春色;
诗词歌赋,写尽千古风情。
72.霞浦 陈瑞华
千载文明,抒情吐韵珠玑句;
两行翰墨,畅意书歌艳丽文。

73.福州 杨永福
辞旧迎新,仄起平收传万载;
呈祥纳福,门朝柱立赋千年。
74.泰宁 方秀琴
贺岁辞年,成双玉璧红华夏;
呈祥纳福,配对金星火地球。
75.周宁 林平
两行韵字,喜怒哀伤倾情写照;
千载文词,奸邪丑恶纵意讽嘲。
76.泉州 陈建山
安居乐业,金章丽句辉丹柱;
纳福迎祥,妙墨朱笺耀碧堂。
77.松溪 叶扬海
遇喜登台,寸简语言明至理;
逢年上柱,两行文字蕴玄机。
78.安溪 廖海旺
荟萃珠玑,两行对偶歌时尚;
推敲平仄,双柱骈文颂国荣。
79.仙游 王文锦
桃符一对,祈九州世盛;
文字两行,颂四海春新。
80.三明 林静盈
立意千般,道尽千秋平仄列;
入门一对,只教一霎喜悲含。

81.省直 黄玉钦
耕平仄,于焕斯文成一对;
有短长,能矜大雅刻双行。
82.南安 吕火把
爆竹声声,迎新喜贴桃符对;
红笺𦒉𦒉,接福欣舒肺腑情。
83.明溪 王仕文
能喜能哀,字句两行需对偶;
有红有白,柱门一副可传情。
84.福州 胡桂霖
一片情怀,抒发心中愿景;
两行文字,弘扬传统内涵。
85.德化 赖家福
字句两行,平仄相宜休龃龉;
古今万象,阴阳配对总调和。
86.古田 陈兴锦
挥毫泼墨,两行词韵互平仄;
辞旧迎新,一对桃符齐短长。
87.武平 练光辉
岁岁门盈祝福词,妆得千般锦绣;
年年户唱迎春曲,吹来万缕东风。
88.泉州 黄欣笙
柱上两行,抒发心中志;
国中千载,传承世上人。

89.漳州 庄温英
两行舒雅韵,《通则》立洪纲,中华国粹群花放;
几句话沧桑,“玄机”藏奥秘,今古文坛百世昌。
90.仙游 王文鼎
仄仄平平,红红火火,人间添美;
双双对对,喜喜欢欢,岁月更新。
91.晋江 陈秀丽
无限江山,一掬情怀,化作两行门上贴;
遵循平仄,推敲对仗,来悬万户手中书。
92.厦门 苏清海
承前启后,弘文明本色;
继往开来,展门第家风。
93.武平 蓝伟文
规则六条,任述乾坤万物;
诗文一副,能容圆缺千秋。
94.厦门 廖干忠
雅韵两行,喜事皆全勤,家家如此;
桃符一对,新春不缺席,岁岁这般。
95.福州 汪晨曦
古今吟岁月千情,皆须对等;
上下写乾坤万物,必然交叉。
96.仙游 吴清华
双行头白身红门柱贴;
一副墨香字紫宅堂悬。
97.三明 马玉太
集字双行,指点清言歌岁月;
骈文一对,推敲妙句写春秋。

98.仙游 郑毕扬
喜庆画龙,顶天立地形相对;
春风点眼,涵古纳今意紧连。
99.三明 孙德英
诗文两列,细述古今皆醉眼;
翰墨千秋,分悬左右尽欢颜。
100.龙岩 卢如张
同行结伴,开来今古,成双成对万家,千行因你而臻美;
相处无争,并茂声情,且仄且平百态,每处出新总沁馨。
101.武平 李沛元
火火红红,雅韵文辞融喜庆;
方方正正,清香墨宝颂繁荣。
102.武平 谢胜汉
仄起平收,片纸墨香祈百福;
你吟我唱,两行语重衍千秋。
103.福州 廖金堆
柴门有汝为年,紫阁添卿志庆;
偶句交融祝福,两行平仄怀春。
104.龙岩 洪坤云
古韵新歌,上下求声律;
诗情美赋,高低讲仄平。
105.连江 魏碧贞
今来古往,吉语两行,聊共艳阳惊艳;
仄起平收,桃符一对,欲同红酒比红。
106.厦门 罗正煜
门柱载诗经,每遇哀家呈素裹;
狼毫书论语,但逢喜户戴红装。

107.福州 黄梅华
纳福迎春,千家门口双行艳;
溯源颂德,百载堂中六柱辉。
108.福州 曾景星
推平敲仄,源溯孟旭衍百代;
咏物抒情,福迎九域喜千家。
109.龙岩 陈万锋
何似亲诚良伴,成双出入;
岂知深厚内涵,引众歌吟。
110.霞浦 李石荣
用红纸,换桃符,语言甜美书年稔;
循马蹄,遵通则,韵律馨怡颂国兴。
111.莆田 关一涵
仄平有致,妙笔生花迎瑞福;
对偶成双,佳词贺喜颂昌隆。
112.龙岩 游阶章
携手并肩,一对佳人红盛世;
说千道万,两行韵语祝丰年。
113.仙游 王家书
可成警句格言,一生警训,是诗中诗,巧作岂无真学问;
能挂书斋画室,满屋书香,为雅上雅,深思自有大文章。
114.莆田 陈金高
挥墨点睛,论古谈今,豪气中华第一;
披红挂彩,经天纬地,才情世界无双。
115.邵武 黄桂周
字数几多,相同天上云花增减,往古由心无限量;
桃神二位,不与人间意象参差,迄今至美总齐肩。

116.惠安 庄木林
纸短情长,鸿雁两行分上下;
平收仄起,经纶满腹话东西。
117.晋江 许燕瑞
俪巧双行,仄起平收昭国粹;
白红百事,意深言简饰门楣。
118.古田 黄传盟
看笠翁对韵,篇中都是;
听骚客吟诗,口里常言。
119.南安 潘用水
擎天柱上两行对,焕发九州志气;
共和国中千载红,传承四海雄心。
120古田 陈灼豪
同木成盈,喜庆婚丧交之友;
与耳有关,诗词歌赋作为朋。
121.武平 王国和
迎春接福,倚门红纸书吉语;
纳彩招财,抱柱骈文寄新衷。
122.古田 黄祖銮
栋柱生辉,一室珠玑成对句;
门楣溢彩,满庭律韵换桃符。
123.福州 沈彩萍
仄仄平平,两行分左右;
红红火火,一副贴东西。
124.大田 林生垚
两柱流馨敦教化,守正创新,装点人间千幅画;
满堂仄碧续文明,呼红唤绿,铺开盛世万家春。

125.仙游 王焕之
一对桃符开首例,杏苑生机,仰孙髯翁巨幅,频多精品;
两行文字集先成,黉门传捷,崇梁章钜长篇,屡出贤儒。
126.霞浦 王文盛
状物抒情,苦心得句敲平仄;
搜肠刮肚,豪气行文考古今。
127.福州 李都郎
健笔题词,六尺挂屏添画景;
壮心觅句,两行律字酝诗情。
128.龙岩 卢春辉
融曲赋诗词,长短歌时代,扬善抑邪讴盛世;
贯古今天地,仄平创未来,纳祥祈福庆新春。
129.仙游 王晓燕
犹忆是新春,走街串巷,读多家门边妙对;
最思寻好日,游寺观亭,吟几副柱上佳诗。
130.仙游 王晓笑
大观楼,因有孙髯翁,景留万古;
长乐市,自从梁章钜,名载千秋。
131.厦门 王昌朗
兄弟炫斯文,盈庭辉映梅桃影;
夫妻抛亮话,关道声传耷耸根。
132.漳州 李文成
一副韵文,柱地擎天分左右。
千年国粹,堂前庙上话沧桑。

————————————
〇 对 联 欣 赏
1.烟锁池塘柳。
看到这个说了千百遍的上联,很多人就会说不是有人对出下联了吗?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简单啊。
比如“炮镇海城楼”、“灯垂锦槛波”、“桃燃锦江堤”、“灯深村寺钟”,甚至比较有趣的“深圳铁板烧”,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然而,人们之所以老调重弹,老是讲这个“烟锁池塘柳”,就是感觉现有的下联似乎都还是无法与上联匹敌。有的是意境不和谐,有的是语句很生涩,有的是组词很牵强。
总而言之,这个“烟锁池塘柳”依然是现在公认的绝对,“千古”两字,没有多大的夸张,还是比较贴切的。
2.五科五状元,金木水火土。
这个对联同样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而且上联已经说了五,分句又是五个字,下联又不能用五,类似“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这就很考验人的才华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上联乃是有事实的典故的。
晚清时期,有人把五科状元的名字拉出来,发现正好符合金木水火土五行。
戊辰状元洪钧、辛未状元梁燿枢、甲戌状元陆润庠、丙子状元曹鸿勋、丁丑状元王仁堪。
这五个人的名字里面刚好包含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这可真是凑巧妈妈给凑巧开门,凑巧到家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说这个上联难对,主要在于对对子其实不是凭空捏造的东西,不是单纯凑字数说平仄,而是要切合事实,含有意蕴,才是好对联。
有的朋友生搬硬套,硬是凑出个金木水火土。从格式上来说,的确是不错了。
但问题一是没有意境,二是不切合事实,正如海市蜃楼与空中楼阁,难免让人觉得隔靴搔痒,难以言妙。
之前有人对了个“四川四等位,公侯伯子男”,个人感觉这个下联还是挺强行挺刻意的,没有那种拍案叫绝的惊喜感。
3.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个上联也流传多年,始终没有完美的下联。上联乃是四川成都望江楼的一段典故,而下联有人说:“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中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又有人说:“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这两个下联虽然比较巧妙了,但赛诗台与印月井,事实上无法与望江楼相提并论。
因为望江楼乃是承载了唐代女诗人(女校书)薛涛的一段往事,千古两字,有所立足点。
而说赛诗台绝世,或者说印月井万年,有夸大之嫌,所谓齐大非偶,难免给人美中不足的感觉。
还有人对“观海啸,观海笑,观海啸时观海笑,海啸一间,海笑一间”之类的下联,感觉味道就更加不太好了。
4.分水桥头分水吃,分分分开。
这个上联利用汉字同字不同音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上句的意思是说:“在分水桥这个地方大家分水喝,每一份水都是分开的。”
有人对下联说:“看花亭下看花回,看看看到。”感觉这下联还是没有上联有味道,期待大家更好的下联。
5.杉梓椿松桧柏,六木森森。
六个字全都是木字旁,而且上联后半句的六个木字,正好是两个森字,还真是挺绝的。
而最绝的是,是上联六个字,所以专门提到“六”,要求下联不能出现“六”,这是非常刁钻的做法。
熟悉对联的朋友,应该很快想到了与此结构类似的绝对,就是“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另外,这个上联整个句子读起来不违和,更加难得。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刻意的文字游戏,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刻意,还是有点自然的味道。
有人对下联说:“岩崖岳岛峰峦,四山出出。”这个下联就有些刻意了,而且下联文字上六个山字,却又说“四山”,难免不称。
因为“岩、崖、岳、峰、峦”都可以视为山,那是五山了。倘若把岛视作水中的山,那就是“六山”,说“四山出出”似乎难以服众。
6.西子颠倒为子西,须辨吴头楚尾。
这个上联也是超级绝,古人一直没有对出合适的下联。
西子是西施,她虽然是越国人,却长时间呆在吴国,所以称为“吴”。
而子西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子申,所以称为“楚”。
西子颠倒为子西,根据次序来说,西子在前,所以是“吴头”。子西在后,所以是“楚尾”。
同时吴头楚尾,本身也是一个成语般的存在,乃是一个地理名词,指的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像首尾互相衔接。
————————————
策划/萧闽森 审阅/王雪森
题字/曾光明 统稿/蔡东时 廖金堆
编辑/卢如张
福建省楹联学会创作交流专委会
20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