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七十九)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根据《孙子兵法》的指导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为上,以全局性谋略与智慧性外交进行“屈人非战”为前提。

中华民族受礼乐文化之影响自古崇尚和平与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采取了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这个防御性国防政策是建立在我们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军事投送能力不足、武器装备落后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我们国防文件中对于防御的地域、范围、对象是什么也没有具体阐释?如果敌人在我们的防御范围之外向我们发动战争或者战争挑衅行为,比如轰炸中驻外使馆,在国际海域对我们的合法商船、运输船、飞行器等进行军事骚扰或军事攻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仅仅是“韬光养晦”时期的无奈选择。中国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今天我们在推动国防建设的基础条件成熟时,已经对国防政策进行调整,走向蓝天深海,走向太空宇宙,中国利益遍布世界各地,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试探,由战略全面碰撞转向战略突破性全面进攻,中国需要以强大军事保护我们的全球利益,这也是中国未来国防军事发展的方向。
中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因为经济军事落后不得已采取了防御性战略,今天强大崛起的中国如何从战略上真正改变七十年来全面战略防御政策,并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布局中赢得战略主动?我们需从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周边实情出发,全盘考虑,根据阴阳互变之理,推动战略机遇及条件向有利于我方发展的状态转化,什么是战略?古言, 战者,争也,略者,简也,战略就是为战争服务的长期简略的指导性原则或思想,它是一种长期性的全面性的抽象性的指导性的国家政策、方针、指导思想的总称。战略,它也是对军事本质的理性概纳,注重未雨绸缪的长远规划、全面运筹和先机把握。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的硕果仅存之地,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到今日,与我们祖先对后代的民族战略规划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政治上采取了阴阳儒道互补的“无为与有为”相互结合补充的“以德配天”的特色王道政治;在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的宏观调控政策,重发展创造轻交换虚夸;在军事上采取了“上兵伐谋”及“以守为攻”的国防战略。“谦受益,满招损”,中华文明之所以千万年中没有中断,与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与无穷智慧息息相关,正因如此,东方太极阴阳文化才成为世界上与西方基督文化并列的两大主流文化,正是如此,中华民族才没有在无限的领土扩张中走向四分五裂,而是在文化大融合日形成文化认同!从而让五十六个民族从祖先手中继承到这片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秀水。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