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王耀春的书法和人
作家:袁爱华
初识王耀春是在一个同事的引荐下,在经五路某商务楼五楼的办公室我见到了这个高大魁梧,浓眉大眼的男人,这就是我要采访的主人翁王耀春。
有了一次简短的自我介绍,我们算是认识了。接下来就是进入杂志社工作,起初我是不知道他写书法的,工作期间,只知道来来往往办公室找他的朋友络绎不绝,我只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曾经是质量时报一支大笔杆,我只知道他文笔不错,只知道他为人厚道,人缘好,朋友多,我并不知道此人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好,他热爱书法艺术。他这个人一向做事沉稳,不擅吹嘘,更不爱张扬。每次见他都是脸上带着一脸谦和的微笑,相处时间久了,在来往求字的朋友言谈间偶尔夸赞他的书法,只是没有机会识得庐山真面目。我们一个办公室,我从来没见工作期间在办公室挥毫泼墨,一展风采。
真正有幸领略到他书法作品的风采是走出杂志社,我去了郑州晚报,期间的数年我们一直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直到有一天我在人才周刊开辟书画版这个专栏,我才算真正领略到王耀春的冰山一角。

时常游走在书画圈,业务关系我经常接触一些省内名家,也组织参加过一些书画相关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得知他已经离开之前的媒体,专心从事书法创作,期间也数次去过他在河南博物院的工作室做客,也曾亲眼目睹他胸有成竹,挥毫泼墨,跃然纸上的书法风采。认识他,知道了双钩书法,见识了双钩书法的与众不同。
走近王耀春,感觉数年不见,依然如故。他为人真实,质朴,低调,谦和,憨厚,实在。这些优点不是我夸他,这是很多跟他相处过的人都有的感受。不管是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还是一起共事的朋友,合作伙伴,提起他,大家都异口同声称赞:耀春这人大气,重情讲义,可以深交,人靠谱。
要说他的做人,还要从数次交往中体现,平日里他的朋友多,求字的朋友多,邀请的人也多,一旦有涉及个人利益时,他都是把朋友放在首位,自己宁愿吃亏。好多次我发现有朋友邀请他吃饭,他每次都是带着自己用心写的书法作品赠送给邀请人,他一贯作风是不占别人便宜,不为蝇头小利卑躬屈膝,做人坦荡,为人正直,不让别人为难,不给别人找麻烦,不吃人情饭,不欠人情账。有一次受邀到地市写生,临别,主办方赠予礼物,回到郑州,他把礼物送给同车去的书画家,他说:“你开车辛苦,我的这份礼物就不要了,送给你吧!”本来人人都有份,可是,王耀春就是这样的人,处处为别人考虑,却从来不计个人得失。有企业朋友上家求字,他只字未提钱的事,面对友人们的不解,他每次都是酣然一笑:都是朋友,人家看起咱,咱也不能让人家失望,初次见面,给大家留个好印象。朋友需要慢慢交,淡淡处。这就是我认识十几年之久的王耀春。谁有事相求,他都不会拒人千里,更不会看朋友有难,袖手旁观,他会伸手援助,因为在他心里朋友情比天大!
因为两人关系要好,我经常会带朋友去他的家里慕名求字,每次去,他都热情款待,生怕慢怠了谁,一见面就是沏茶倒水,亲切问候,即便初次见面的朋友也会对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无闻支持他,为他无私付出的女人,王耀春也不例外。平日里,他的家里也是人来客往,他的爱人是出了名的贤内助,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他在外忙碌奔波,妻子在家照顾儿女,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接触王夫人数次,发现她不仅是一名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家庭主妇,还是一个极好的后勤部长。言谈举止间透着书香门第的气息,她没有过多的言语,更不会背后评价别人,有的是朴实的微笑和真诚的招呼。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三八”妇女节,因为给他的一个朋友做采访送报纸,中午正好赶上在他的家里小聚,同去的有媒体人,有书法家,有某单位朋友,王夫人在厨房不声不响,很麻利做好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等饭菜端上桌,大家开始用餐时,王夫人彬彬有礼地给各位端了一杯酒,敬酒后,就客客气气告辞,连一口饭也没顾上吃,接了一个电话就匆匆忙要去儿子家,这就是我认识的王夫人。从她身上感受到一个文人墨客的传统家教和严谨家风,她的素养,她的言行举止彰显着一个男人背后的人格魅力。都说女人是男人的另一张脸,选择什么样的女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女人是男人最大的审美。这句话用在王耀春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从他们夫妇身上感受到了家和万事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夫唱妇随;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爱的深刻内涵;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一句话: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说完王耀春的人,再说说他的书法,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直到参军辽宁部队当了一名政治部干事,他除了写作,依然坚持每天笔耕不辍,对痴爱的书法艺术,一坚持就是大半辈子,历经多少个春夏秋冬,辗转多少个不眠之夜,其中的辛酸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数九寒天,酷暑难耐,书案上有他奋笔疾书的身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这大致是他追求书法艺术最完美的意境吧!
都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从艺者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没有废纸三千,他不可能写出秀美的书法。书法本身就是天赋,爱好,勤奋,功力的结合体,如果没有这些,随便舞文弄墨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书法家。

王耀春的书法有一个特点,自然,圆润,如行云流水,肆意洒脱,不加修饰,不狂不燥,给人一种祥和,沉稳大气,厚重之感。都说字如其人,我看这用在他身上恰如其分。
书法需要沉淀,它是一种精神与灵肉的结合体,它是一个人身心的写照。书法要写出精气神,需要一个人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书法本身就是心声的流露,书法再现也是心灵的不同形式的绽放,它不仅需要笔耕不辍,需要悟性,需要勤奋,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更需要融入对书法的敬畏与无限的热爱。
看王耀春的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双钩书法在他笔下有种似画非画的感觉。看他轻描淡写寥寥几笔一幅字如一湾缓缓流动的小溪神奇地呈现来者面前让人唏嘘,让人感叹,让人心生敬佩。
有人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有人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人说艺术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有人说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众说芸芸。我说:真正的书法艺术是抒写自己心声的。真正的艺术是有灵魂的,它是一种连接心与外界的载体,它是一个作者心灵的绽放!
看王耀春的书法是一种视觉美的享受。走近他的人,给人的感觉是踏实,轻松,内心愉悦。仅此足矣!这也算我认识王耀春一点浅显的认识吧!

王耀春:著名媒体人,祖籍河南省汝州市。自幼喜文弄墨并潜心研究双钩书法技艺,作品多次参加各类书展并荣获优秀奖、二等奖、一等奖等,深受书法爱好者追捧并远播国内外,王耀春现为中国金融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学文化院副院长兼收藏院院长、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河南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作者:袁爱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专集《中原名人访谈录》散文集《黎明前的曙光》《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