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诗》云:“乐只zhi3君子,民之父母①”。民之所好hao4好之②,民之所恶wu4恶wu4之③,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④。”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lu4矣⑤!

【注释】
①《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见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只,语气助词。此《小雅》南山有台之篇,美成王之诗也。言能以此化民,从民所欲,则可 为民之父母矣。”
②民之所好好之:孔颖达疏:“谓善政恩惠,是民之所好,己亦好之,以施于民。若发仓廪,赐贫穷,赈乏绝是也。”
③民之所恶恶之:孔颖达疏:“谓苛政重赋,是人之所恶,己亦恶之而不行也。”
④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孔颖达疏:“此《小雅·节南山》之篇,剌幽王之诗。言幽王所任大臣,非其贤人也。节然高峻者,是彼南山,维积累其石,岩岩然高大,喻幽王大臣师尹之尊严。‘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者,赫赫,显盛貌。是太师与人为则者。具,俱也。尔,汝也。在下之民,俱于汝而瞻视之,言皆视师尹而为法。此《记》之意,以喻人君在上,民皆则之,不可不慎。”师尹,周太师尹吉甫也。
⑤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lu4矣:“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者,有国,谓天子、诸侯。言民皆视上所行而则之,不可不慎其德,宜慎之也。“辟则为天下僇矣”者,僇,谓刑僇也。君若邪辟,则为天下之民共所诛讨,若桀、纣是也。

【原文】
《诗》云:“殷之未丧sang4师,克配上帝;仪监jian4于殷,峻命不易①。”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②。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③,有人此有土④,有土此有财⑤,有财此有用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⑦。外本内末,争民施夺⑧。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⑨。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⑩。

【注释】
①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jian4于殷,峻命不易:此《大雅·文王》之篇,美文王之诗,因以戒成王也。克,能也;师,众也。言殷自纣父帝乙之前,未丧师众之时,所行政教,皆能配上天而行也。仪,宜也;监,视也。今成王宜监视于殷之存亡。峻,大也。奉此天之大命,诚为不易,言其难也。
②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道,犹言也。《诗》所云者,言帝乙以上“得众则得国”,言殷纣“失众则失国”也。
③有德此有人:有德之人,人之所附从,故“有德此有人”也。
④有人此有土:有人则境土宽大,故“有土”也。
⑤有土此有财:言有土则生植万物,故“有财”也。
⑥有财此有用:为国用,有财丰,以此而有供国用也。
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⑧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外,疏也;内,亲也;施夺,谓施其劫夺之情也。君若亲财而疏德,则争利之人皆施劫夺之情也。
⑨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事不两兴,财由民立。君若重财而轻民,则民散也。若散财而周恤于民,则民咸归聚也。
⑩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悖,逆也。若人君政教之言悖逆人心而出行者,则民悖逆君上而入以报答也,谓拒违君命也。若人君厚敛财货,悖逆民心而入积聚者,不能久如财,人叛于上,财亦悖逆君心而散出也。言众叛亲离,财散非君有也。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①。”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②。《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③。”《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i4若自其口出,寔shi2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mao4疾以恶wu4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bi3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④。”

【注释】
①惟命不于常:谓天之命,不是常住在一家也。
②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书》之本意,言道为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是不常在一家也。
③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案《楚语》云:“楚昭王使王孙圉yu3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heng2犹在乎?其为宝几何矣?’王孙圉对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新序》云:“秦欲伐楚,使者观楚之宝器。楚王召昭奚恤而问焉,对曰:‘宝器在贤臣。’王遂使昭奚恤xu4应ying4之。昭奚恤发精兵三百人,陈zhen4於西门之内,为东面之坛一,南面之坛四,西面之坛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请就上居东面之坛。’令尹子西南面,太宗子牧次之,叶she4公子高次之,司马子发次之。昭奚恤自居西面之坛,称曰:‘客欲观楚之宝器乎?楚之所宝者,即贤臣也。唯大国之所观!’秦使无以对也。使归,告秦王曰:‘楚多贤臣,无可以图之。’”何知有?观射父、昭奚恤者。案《战国策》云:“楚王筑坛,昭奚恤等立於坛上。楚王指之,谓秦使曰:‘此寡人之宝。’故知有昭奚恤等也。谓贤为宝者,案《史记》云:“理百姓,实府库,使黎甿meng2得所者,有令尹子西而能也。执法令,奉圭璋,使诸侯不怨,兵车不起者,有大宗子牧能也。守封疆,固城郭,使邻国不侵,亦不侵邻国者,有叶公子高能也。整师旅,治兵戈,使蹈白刃,赴汤蹈火,万死不顾一生者,有司马子发能也。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怀霸王之业,拨理乱之风,有大夫昭奚恤能也。是皆为宝也。”引之者,证为君长能保爱善人为宝也。舅犯曰:“亡wang2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此舅犯劝重耳之辞。于时重耳逃亡在翟di2,秦穆公欲纳之反国,而劝重耳不受秦命,对秦使云:“奔亡之人,无以货财为宝,唯亲爱仁道以为宝也。”舅犯,晋文公重耳的母舅狐偃yan3。
④秦誓曰至殆哉:《秦誓》,《尚书》篇名。秦穆公伐郑,为晋败於殽xiao2,还归誓群臣而作此篇,是秦穆公悔过自誓之辞。《记》者引之,以明好贤去恶e4也。一介臣,或作一个臣。断断,诚一之貌。兮是语辞。《古文尚书》“兮”为“猗”。休休,好善宽容貌。彦,大也。不啻chi4,犹言何止也。寔shi2,是也。黎,众也。尚,庶几也。媢mao4,妒也。俾bi3,使也,使其善功不通达于君。《尚书》“通”为“达”字也。殆,危殆也。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李新萍
渔夫 野鹤 冰冰 段志军
武汉军 张丽辉
收稿: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3.1.5
360个图网:xishui186.360do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