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
文/蒋文锋
星期一上午,教育局严局长下乡检查教师到岗情况。到尤里小学门口,发现校门紧锁,老师学生一个也没看到,校内校外鸦雀无声。严局长问随行的中心小学吴校长是怎么回事。吴校长也是一脸懵。就打电话问尤里村支书。村支书没好气地回道,老师还没来呗。又说,这个李老师经常是星期二才来,星期五又走了。学生家长好大意见,早就想跟你们反映了。严局长一听,火冒三丈,怒道,这还了得?!误人子弟!一定要严肃处理。
回中心小学的路上,严局长对吴校长说,扣除他的满勤奖,尽快把他调离尤里小学。影响太坏了。
吴校长见严局长还一脸怒气,就赶紧点头说,行,按你的指示马上调。
晚上,吴校长打电话告诉严局长,尤里小学的李老师我们已经找他谈话,狠狠地批评了他,并责令他在全乡教师会上作检查。经校领导研究决定,把他调杨家垇小学,那里离乡政府有二十多里地,要是还不思悔改,就直接解聘。
严局长听后连说了几个好字。
第二天刚上班,严局长接到卫计局胡局长的电话,寒暄几句后,胡局长就试探性地说,严局长,我二姨丈那个事让你费心了,还望你多关照。严局长问你二姨丈是哪位?胡局长说就是尤里小学的李老师。严局长一愣,就苦笑着说道,胡局长,你二姨丈是自己撞到枪口上了。我刚宣布的纪律,总不能就把它废了吧。我也难啊,请你多理解。胡局长沉默了一会就把手机摁了。
下午,县委办张副主任把电话打到了严局长这里。张副主任直截了当地说,老严,尤里小学李老师调杨家垇小学是怎么回事?处理一个乡下教师还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搞得县领导都知道了。
严局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件事是怎么传到县领导耳朵里去的,就把昨天到尤里小学查岗碰到的事原原本本地汇报给张副主任听,末了就问道,张老弟,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副主任就说,一个老教师了,批评批评教育教育就行了,你把他调那么远的地方去,万一出了事怎么收场?张副主任又提醒道,有些事不能太较真了!
严局长跟张副主任私交甚厚,平时无话不说。严局长就压低了嗓音问,张老弟,李老师是你的哪门亲戚?
张副主任哼哼了两声道,哪是什么亲戚,我舅舅刘副县长的孙子在县一小读书,李老师的女儿是他的班主任,他女儿平时跟我舅妈好,她找了我寡妈,我舅妈找我舅舅,我舅舅不便出面,把这事交待给我了。屁那么大点事,你通融通融就算了。
严局长一脸无奈地对张副主任说,这是能通融的事吗?像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事我碰到了都不管,我这个局长今后还怎么管别人?这算不算我渎职?
张副主任就不耐烦地说,你看着办吧。
吃晚饭的时候,严局长的女儿破天荒地提议全家人一起来干杯酒,她有好消息要宣布。全家人就欢欢喜喜地干了一杯酒,爸爸妈妈都高高兴兴地等着女儿宣布好消息。女儿说她考中医院护士的事定下来了,她以第三名的成绩被录用,体检也合格了,下午已经正式填表,中医院袁院长说他们明天就会上报县卫计局,只等卫计局的公章一盖,她就成为中医院的正式职工了。爸爸妈妈你们说这是不是好消息?严局长和夫人连说好消息好消息!
女儿提议全家人再干一杯酒,女儿率先干了,妈妈也干了,严局长却犹豫了。她二人举着杯笑盈盈地等着严局长干,严局长一仰脖,把酒倒进了口里,然而这杯酒涩涩的,哽在喉咙里,怎么也咽不下去。